写对联有什么要求ppt(写对联都讲究什么)

ppt为什么 2023-01-18 views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对联的写作技巧.ppt

这是一篇博文,来自于新浪微博,为你奉上,请参考:

对联的写作方式,多种多样。几乎所有的文学写作技巧,都可以应用到对联写作上来。如果全部介绍的话,应有100页书以上的内容,这里仅作简单介绍。针对个人来说,常用的写作方法只有几种或10多种,当然也有更多的。在10多天里是不可能全部学得完的,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些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今后联艺提高了,眼界扩大了,相信朋友们会逐渐掌握更多对联写作方法。

1、集句式

集句,就是把别人的诗词、文章中符合对联特点、意思连贯的现成句子,组成一副对联。集句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如:

举杯邀明月(李白句)

放眼看青山(白居易句)

2、摘句式

摘句,也是对联创作方式的一种,就是直接摘取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如:

江作青罗带;水如碧玉簪。(韩愈的《送桂州严大夫》)

个人认为初学者不宜多用摘句式

3、脱化式

脱化,又叫翻新,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诗词文章中的句子,略加改动,表达出新的主题,而作成新对联。如:有名的联名为:

不明才主弃;多故病人疏。

这是纪晓岚将孟浩然的诗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稍加改动而成的。

4、创新式

创新式是用自己的话写成的对联。这是对联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方式。有扩联创新式,对句创新式,定题创新式,自由创新式。最常用的是自由创新式,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己完成整联。我们这一讲主要是介绍整联的常用撰联方法:

下面就介绍一下创新式整联的常用撰写方法及技巧

(一)、遣词技巧

1、比喻法

如: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过去曾有人写了一联讽刺大堂六部:

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

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

2、夸张法

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如: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铁汉三杯软脚;金刚一盏摇头。

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

3、衬托法

衬托法,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如: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联)

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斯真霸越,西施羞上范家船。(淅江绍兴上虞虞姬庙联)

4、对比法

心清水浊;山矮人高。

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革命者忠心亦胆,死而犹生。

5、反对法

反对,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如河南函谷关犹龙阁联: 未许田文轻策马,愿闻老子再骑牛。

6、正对法

正对的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是互相补充的。例如: 山势巍峨,翮鸟不能越过;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上下两联都是讲摩天岭的高峻。上联极言其高,下联极言其峻。两联的意思是互为补充的。

7、自对法

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一般说来,在一副完整的成联中,如果上联出现了自对,那么下联肯定也要自对,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自对有一字自对,两字自对,两字以上都有,如:

我辈复登临,昔人已乘黄鹤去;

大江流日夜,此心常与白欧盟。

其中上联的“登”对“临”,是当句自对,下联同一位置上,“日”和“夜”是当句自对。再比如:

丽日和风春澹荡;

花香鸟语物昭苏。

其中上联“丽日”对“和风”,下联“花香”对“鸟语”。再比如:

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

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

其中“三分水”对“四分竹”,“五步楼”对“十步阁”,“有”和“从”均为领字。

句中自对的用法,在对联(特别是长联)中,运用得比较广泛。当句对的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不限字数。当然,凡当句自对时,属于当句自对的字在上下联之间的对仗,一般就要求得宽松些。也就是说,左右有对仗,那么上下的对仗就可以放宽。如:

闲云野鹤翩翩去 ;

万水千山得得来。

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但上下联之间,对仗就宽些。

8、串对法

串对又叫流水对,上下联意思是顺连,分别独立出来都没有意义。如长沙岳麓山联: 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登”是为了“看”,“看”是“登”的目的。这副对联不过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说,上下联意思是顺连的。还有四川白马关庞靖侯祠联: 明知落凤存先帝,甘让卧龙作老臣。 这副对联上联写庞统的牺牲精神,下联交代牺牲的动机。也是一副很好的串对。

9、借对法

借对。所谓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的甲义的同时,又借用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借对分借上与借下两种。借下联的词语以适应上联的,叫借下。例如:

灯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统;

君乐臣乐,求彼永乐万年。

这副题明成祖观灯的对联中,下联的“永乐”就是用“永远快乐”的联意的同时,借其表示明成祖年号“永乐”的意思来与上联的“大明”相对。又如:

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

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

红白指两种酒。这副联中,下联的“东西”就是在表示物件意思的同时,借其意思来对上联的“南北”。

同理,借上联的词语来对应下联,叫借上。例如: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副对联的“沧”本意是“寒”的意思,因与“苍”同音,这里便借以表示颜色的“苍”(深绿色)同“蓝”相对。

由于借对有较高的技巧性,因此也是难度比较大的巧对。大家多看、多练自然熟能生巧。

10、双关法

利用同音字,使语带双关。例如: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荷”、“藕”、“杏”、“梅”另有谐音,第二层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再如: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第二层意思是: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

11、用数法

对联中巧妙地运用数字,心增强对联的表现力,显得生动活泼。如:

万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

五六月间无署气;二三更夜有钟声。

孤庙独宿一将军,单枪匹马;对河两岸二渔翁,并钓双沟。

12、用典法

用典——借历史典故或有出处的词语来说明问题。例如: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年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这是赵朴初先生为岳飞庙题的对联,用了五典。“老柏”指岳飞墓前精忠柏,传为岳飞忠魂所化。“抬望眼”、“收拾山河”、“壮志”、“驾长车”都出自岳飞的《满江红》。《文心雕龙——丽辞》说“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就是指用典。用典之所以难,是因为文意两方面都不易配合妥当。赵先生的这副对联用的自然而贴切,即使没有读过《满江红》的,也照样可以理解。当然,用典冷僻,晦涩难懂,是不宜提倡的。

还有引用搅动,假换称法,比拟法,同异法,增语法等等,不一一介绍了。

(二)、用字技巧

1、折字法

析字联。所谓析字联是指联中采用了拼拆汉字形体的技巧,或分或合而成联。 一明分日月;五岳各丘山。 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

2、合字法

如:八刀分米粉;千里重金钟(老字体)。

二人土上座;一月日边明。

3、复字法

即上下联分别有一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出现。如:

佳水佳山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4、叠字法

水水山山,外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四化蓝图图图美;九州春色色色新。

5、谐音法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童子打桐籽,桐籽不落,童子不乐;麻姑采蘑菇,蘑菇真鲜,麻姑真仙。

6、同傍法

同旁联。所谓同旁联意指联中采用相同偏旁部首。如:

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广东东莞虎门联

三个土头考老者;五家王子弄琵琶。

王老者一身土气;朱先生半截牛形。(相传某地有个王老头很会作对联,附近一位朱秀才见他普普通通的样子,颇有些不以为然。一日秀才登门便言:王老者一身土气,王老头对道:朱先生半截牛形。秀才默然。朱秀才的上联用了析字法。因“王”、“老”、“者”三字,均含有土字在内,故云“一身土气”。王老头的对句也用析字法,因“朱”、“先”、“生”三字都含有牛字在内,且都在上部,故云“半截牛形”。)

湛江港清波滚滚;渤海湾浊浪滔滔。

嗟叹嚎啕哽咽喉;泪滴湘江流满海。

驱骚驶驽骜马骤;植檀栽桂森木荣。

荷花茎藕蓬莲苔;芙蓉芍药蕊芬芳。

寂寞寒窗空守寡;俊俏佳人伴伶仃。

逢迎远近逍遥过;进退连还运道通。

迎送远近通达道;进退迅速游逍遥。

7、重言法

重言,就是在一联中多次使用某个或某些词语,以取得某种艺术效果。有以一个字为单位进行重言的。如: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骋时毋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这副对联题于湖北当阳玉泉山关帝庙。上联重言“赤”字,下联重言“青”字,比为单字重言。

也有以几个字为单结重言的,如:

慕汉宋两完人,文章绝世,书法绝世;

称巴蜀一胜境,琵琶有声,铜锣有声。

这副对联题于四川云阳张飞庙,上联重的“绝世”,下联重的“有声”,都是以两字为单位的。

如浙江天台山方广寺的长联: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和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上联重言“声”,下联重言“色”,佛理通秀,妙不可言。

还有拟声法,飞白法,析数法,应首法,等等,

(三)、组句技巧

1、回文法: 回文又称卷帘, 指的是使用恰当的词语构成上下联,使之既能顺读,又能倒读。回文格的具体方式也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当句回文,另外还有倒句回文、倒章回文等。当句回文,即同一句子顺读与倒读完全一样,如: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佚名题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净心真实真心净;

圆觉妙明妙觉圆。——

境转心行心转境;

缘随意乐意随缘。——

倒句回文,即同一句子在倒读时字面上有变化,但上下联不变。

如: 结同心果 开并蒂花(常用婚联) 倒读即为: 果心同结 花蒂并开。

倒章回文,即通联倒读,下联变为上联,上联变为下联,如: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佚名题武汉龟山联)

倒读即为: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由于回文格难度较大,因而运用得不太广泛,但这种格式能突出体现汉字的独立语特点。特别是一些难度更大的回文格,如反复回文、联珠回文、韵对回文等,则更能体现汉字的特色。如:

佛何能测;人不易知。

这副反复回文四言联,至少还可以反复推衍出另外三副:

何能测佛;不易知人。

易知人不;能测佛何。

知人不易,测佛何能。

有时候,这种对联还可以进一步将其文字排列组合,使对联数量成倍增加。

2、排比法

即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字数相等的平行短句,组合在一起,表示相关的意思。这种方法多用于长联。如:湖北武汉东湖风景区联:

鹄比翼,花颦眉,柳拂裙,画意更兼诗意

林蕴幽,水凝碧,山环翠,东湖不让西湖

3、顶针法: 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

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也不太常见的顶针格式,叫连环格(全联相邻的分句全都顶针,且联首与联脚也顶针)。如:

善可亲近,近可闻,闻思修习即臻善;

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来再受生。

4、反复法

为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让某些词语在句中反复出现,如: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生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佛言不可说,不可说;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

5、嵌字法: 嵌字也叫嵌名,指将特定的名称(多为人名、地名、事物名等专用名称,有时也为特定词语)嵌入对联中一定的位置。这是一种运用得比较广泛的对联手法。其具体方式很多,不下五十种。嵌字可分为整嵌和分嵌。整嵌,就是将名称不拆开而完整地嵌入。但嵌字法用得较多的还是分嵌,或者散嵌,也就是将名称拆开,分别嵌入有关位置。分嵌的格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嵌入上下联特定位置,有的则是嵌入上下联非特定位置,如《题嵌无尽意菩萨》一联:

正观诸法缘无尽;

普度群萌意不移。

又如《题嵌大势至菩萨》一联:

大势一来,身随妙手至莲刹 ;

真心已得,念住净观离俗尘。

实际上,也可将所有那些无规律性的嵌字法,全都笼统地称为散嵌。如:

问业轮滚滚,恩爱别离,曾有几多悲泪流?可怜你老来病也,五阴还盛;

叹苦海茫茫,怨憎聚会,又将不少孽缘结!怎奈他生者死时,一气难求。

此联同时将“生”、“老”、“病”、“死”、“恩爱别”、“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等八苦之名嵌入(只是将“求不得”略加改变为“难求”)。

6、反问法

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通常见不需要回答的,问句本身就包含着答案。

不经几番麻炼;

怎成一段锋芒?

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

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贪官。

7、设问法

设问,采用无疑而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注意,加深印象。如:

雄关百二谁为最?

要路三千此并名。

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

看世情怎样?醒的少,醉的多。

8、分总法

对联中对某些事物既有分述,又有总述,这种方法“分总法”。

(1)、先总后分式。如:四声平、上、去、入;八字年、月、日、时。

(2)、先分后总式。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9、无情法

所谓无情法: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别扭和生硬,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对联。当然,有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无情对主要是利用对联的形式特征(对仗),来体现一种文学趣味和技巧,其内容是次要的。如:

色难;容易。

陶然亭;张之洞。 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常用无情对) 树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无情对)

还有潜意法,歇后法,序换法,巧改法,仿拟法,呼告法,拈连法,婉曲法,两断法,设谜法,层递法等。

对联常识及对联赏析.ppt

有关的知识为您奉上: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一)平仄归类标准

在现代对联写作、评选中,提倡以普通话四声(阴、阳、上、去)为平仄归类标准。

但是,前人作品中某些字古韵、今韵读音差异较大,为充分体会其意境和韵味,应该掌握古四声(平、上、去、入)。参见《平水韵部》。

允许用古四声创作对联,但应加以注明;如果出句注明“使用古韵”,对句也应遵循古韵,不应在一副对联中古今声韵混用。

普通话平仄归类,简言之,阴、阳为平,上、去为仄。(古四声:上、去、入为仄。)

(二)平仄相谐规则——马蹄韵

当代楹联界公认的平仄相谐规则是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余德泉教授提出的“马蹄韵”规则。

马蹄韵最基本的规则:平平仄仄两两交替!这是马蹄韵对联规则的精华所在,因状如马蹄的节奏,“马蹄韵”因此而得名。

以上联为例,马蹄韵有两种平仄排列规则(平仄杆):

第一种: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二种: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不论是句脚平仄还是句中平仄,均应遵循此规则:

句脚平仄:不管多少句的联语,每一分句的句脚字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句中平仄:不管多少字的联句,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下联平仄一般要求和上联相反。

完全符合“平仄两两交替”规则的联句称为“正格”,不完全符合的称为“变格”。

1、句脚平仄正格举例

二句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平仄)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仄平)

爆竹知人意,声声悦耳;(仄仄)

梅花晓天时,朵朵欢心。(平平)

三句联:

申奥功成,入世关通,一年好景蛇辞岁(平平仄)

兴邦业举,富民旗展,万里雄图马跃春(仄仄平)

勤廉并行,作风转变,民安国泰千秋富(平仄仄)

法德齐治,正气弘扬,地久天长四海春(仄平平)

四句联:

九州风物,荡漾胸中,一任他海阔天空,鸢飞鱼跃;(仄平平仄)

三晋溪山,奔腾眼底,合归我松青柏翠,鸟语花香。(平仄仄平)

申奥扬眉,入世争雄,足球圆梦,喜事桩桩强国力;(平平仄仄)

促农迈步,航天斗艳,科技兴邦,丰碑座座快民心。(仄仄平平)

五句联以上以此类推,不再举例。

2、句脚平仄变格举例

民意顺,国运兴,四海讴歌称盛世(仄平仄)

春风和,日色丽,九州景物换新颜(平仄平)

此例句脚平仄没有遵循“两两交替”规则(没有从“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截取),故为变格。

四句、五句及以上的长联,有时为了联意需要或者运用特殊联格的缘故打破“两两交替”规则,即为变格。例:

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识、值、夕,古韵仄声)

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句脚押韵)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拆词分总)

循规曰圆,循矩曰方。当圆则圆,当方则方。或舍圆求方,或舍方求圆,圆方岂可随心变。

明事为觉,明知为悟。错觉非觉,错悟非悟。有以觉求悟,有以悟求觉,觉悟缘由阅世来。(觉,古韵仄声。普通话jue2平声)

(句脚越递)

3、句中平仄正格举例

一言句:

旧(仄)

新(平)

二言句:

诗癖(平仄)

画痴(仄平)

看水(仄仄)

听泉(平平)

三言句:

独生子(平平仄)

特种兵(仄仄平)

龙胆草(平仄仄)

马兰花(仄平平)

四言句:

四方来宝(仄平平仄)

八路进财(平仄仄平)

恩来立志(平平仄仄)

马到成功(仄仄平平)

五言句:

有客如擒虎(仄仄平平仄)

无钱请退之(平平仄仄平)

——五言句律诗格之一

百花开盛世(仄平平仄仄)

双燕入农家(平仄仄平平)

——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八方盈正气(平平平仄仄)

四化涌春潮(仄仄仄平平)

——五言句律诗格之二

六言句:

梅报九州春讯(平仄仄平平仄)

——六言句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处处明山秀水(仄仄平平仄仄)

家家笑语欢歌(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句:

莺歌燕舞留春住(平平仄仄平平仄)

虎跃龙腾向未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句律诗格之一

诸葛大名垂宇宙(平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碧海红霞辉玉宇(仄仄平平平仄仄)

东风旭日荡神州(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句律诗格之二

八言句以上多为拆分句,拆分后按每个分句的字数套用上述规则即可。不再举例。

4、关于句中平仄变格

句中平仄变格之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

此规则的要点在于:只注重双音节词组第二个字的平仄交替(第一个字则可以灵活处理)。

此规则一般应用于以“两平”或“两仄”起头的格式中,且单言句不计最后一字。

具体说(上联):三言句“一不论”(□平仄),四言、五言句“一三不论”(□平□仄、□仄□平仄),六言、七言句“一三五不论”(□仄□平□仄、□平□仄□平仄),八言、九言以上通常按拆分成两句以上的多句联另论。

举例:

柳三变(□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此例变格:仄平仄)

张九成(□仄平。正格应为:仄仄平,此例变格:平仄平)

风清云静(□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此例变格:平平平仄)

九州溢彩(□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此例变格:仄平仄仄)

四言句特例:

百花齐放(□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此例实为:仄平平仄,符合第一平仄杆,反而为正格)

明月几时有(□仄□平仄。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此例变格:平仄仄平仄)

我欲乘风归去(□仄□平□仄。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仄,此例变格:仄仄平平平仄)

电信九州枢纽(□仄□平□仄。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仄,此例变格:仄仄仄平平仄)

草亭闲坐看花笑(□平□仄□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此例变格:仄平平仄仄平仄)

“一三五不论”变格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1)忌孤仄/孤平

孤仄/孤平导致联句平仄交替太少,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一般应在五言、六言、七言联句中避免此问题。

如何避免孤仄/孤平?记住一句话:不能只对第三字作变格。以上联为例:

五言正格: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三字变格:仄仄仄平仄(第四字犯孤平,下联孤仄)

六言正格:仄仄平平仄仄,如果第三字变格:仄仄仄平仄仄(第四字犯孤平,下联孤仄)

七言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三字变格:平平平仄平平仄(第四字犯孤仄,下联孤平)

此外,五言正格“仄仄平平仄”也不能只对第一字作变格:平仄平平仄。如此上联犯孤仄,下联犯孤平。

(注意:五言、七言句孤仄/孤平的概念是不含最后一字。)

纠正孤平/孤仄的办法:将其他单数位置的字也酌情作变格处理(其依据正是“一三五不论”规则)。例:

明月几时有(平仄仄平仄)

重见六朝名胜(平仄仄平平仄)

前途无限未来日(平平平仄仄平仄)

(2)忌三仄尾/三平尾

忌三仄尾/三平尾的理由同样是“平仄交替太少,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

切记:五言第二种律诗格(平平平仄仄)第三字、七言第二种律诗格(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不能作变格处理。否则就会在上联出现“三仄尾”,下联出现“三平尾”:

平平仄仄仄(下联: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下联:平平仄仄平平平)

因此,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和三仄尾/三平尾的禁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五言第二种律诗格只能对第一字作变格,七言第二种律诗格只能对第一、三字作变格。

句中平仄变格之二:特殊联格

在很多特殊联格中,其平仄运用可以视作马蹄韵的变格,这些特殊联格包括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另外,上联全仄、下联全平联句也是很典型的变格。在这些变格联句中,平仄安排几乎没有了任何规律。

举例: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复字格,上联全仄)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国事 家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复字格)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

(回文格)

管他三七二十一

醉我三百六十五

(谐趣、数字格。联脚上平下仄,极为特殊)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我亦无忌。

(此联联脚上平下仄,实因联意需要)

逝水载往事此去不返

新人说真情常来重游

(全平对全仄,古来有之)

羊年阳春扬州杨柳飏絮洋洋洒洒

燕乐艳日雁塔彦英宴宾嬿嬿姝姝

(同音异字格。2003中华世纪坛征联一等奖。本来是变格出句,但是对句做到与出句平仄字字相反,整体对仗十分工整,给人一种物极而反的完美感)

另有一些规则此处略去。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联有什么要求吗?

对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文体,拥有严谨的格律,用现代话来理解,至少具备六大基本要素,即:①字数相等,②内容相关,③词性相当,④结构相称,⑤节奏相应,⑥平仄相谐。

其中⑥平仄相谐是最大的难点。所谓的平仄,是指汉语发音的音调,古音分两大类五音调,其中用现代汉语的音调来描述,即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属于平声字,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和入声(古音(现代普通话话没有了,仅存于地方语言内,如粤语等)属于仄声字。对联的规律是上联的平仄要和下联的平仄恰恰想法,且无特殊语言的前提下,最后一字是仄声字的为上联,最后一字是平声字的是下联,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下联的平仄推出来。

此外,平仄还有“窄对”(平仄一字不能错)和“宽对”(简单而言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针对七言对联而论的,若是五言对联,那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那么下联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必须是与上联的平仄是相反的。

其次,对联的九大禁忌也要熟悉,不然写了错句,行家一看就会知道你的底细: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这个我就不赘述了。

写对联的要求是什么?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的基本规范】1、上下联字数相等。

2、上下联句子结构相同。

3、上下联同位字平仄相对。宽泛的要求是“一三五不问,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说,句子的节奏点上或韵点上的字,必须平仄相对。

4、上联尾字应该是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5、对仗工整。上下联同位字词词性相同。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同时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

对联的平仄不可以失替。也就是指对联的上联或下联之中,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对(一般算两字为一组),不能连接出现平声或仄声。否则就为失替、平仄失调。进一步讲就是在对联中,位于句子节奏点上(词组的最后一个字),比如节奏为△△_△△_△△△的第二、第四、第七个字,都应该是平仄互相交替的形式出现。

还有,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应该是“上仄下平”。同时,联尾三个字不可以连续平声,或连续仄声。

对联的要求

写对联基本要求有六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类,平仄相对,内容相关,上仄下平。

(一) 字数相等。这是对对联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字数相等,保持对联格式的工整,这是对联对称的前提条件。

(二) 断句一致。对联是由上下两联组成,每一联有若干字或若干词组成。在对对联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上联的一个字对应下联的一个字,下联的一个词对应下联的一个词。切不可中间断句不一致,使上下语句流畅。

(三) 词性相对。指的是上下联相同位置对应的字或者词语具有相同的字性,即名词对应名词,动词对应动词,副词对应副词,形容词对应形容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词可能在具体语境中有不同的词性,切不可混为一谈。

(四) 语义相关。指的是上下两联整条语句表达的含义应该相关,这里的相关既可以语义相同,也可以完全相反。例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采用的就是相同的语义。

(五) 平仄相合。平仄最简单体现是最后一个词,即上联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最好用平声,这样读起来才能抑扬顿挫。

例如我们常听到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里只讲了对称,而忽略了平仄,略显单调。但如果改成”福如东海至,寿比南山齐“,读起来不仅更加优美,而且语义更丰富。

(六)上句下句,内容相关。如果内容没有关联,徒有形式,那也不叫对联。例如:

春江花月夜(平平平仄仄)

宝塔镇河妖(仄仄仄平平)

平仄都对立,但两句的内容没有什么关系,这也不能称为对联。

例子:

A联:

欢歌笑语接黎明

雄鸡一唱天下白

B联:

文逢盛世传四海

武逢盛世归阴山

C联:

茉莉清香好泡茶

甜酒清香好待客

对联都有什么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3、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对联的平仄要求为“仄起平收”,即上联韵脚为仄声的话,那么下联韵脚便要平声收尾,谓之“仄起平收”。至于对联中,偶有“平起仄收”之现象,但应视为变格,不应视为对联的常例。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宜相互衔接,不宜重复。

扩展资料

对联的书写格式

1、两张“条幅”式

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上下长,左右窄,呈竖式,是对联书写最为常见且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格式。

2、单张“中堂”式

中堂是较为宽大的条幅。顾名思义,中堂一般挂在屋子客厅正面墙上的正中。中堂是指整张宣纸书写的作品。按照传统,对联的尺幅可以等同于中堂的尺幅(就宽度而言),也可以小于中堂的尺幅,但不可以大于中堂的尺幅。

3、“龙门”式

有的联文多则几十字,甚至百余字,书写这种长联就必须用“龙门”对格式加以处理。龙门对的特征是:上下联至少是两行甚至数行,上联自右向左排列,下联相反,自左向右排列。上下联行数相等,每行字数相等。

4、琴对式

琴对是指联文集中于条幅上部而将款文置于联文之下,其形状像一张琴一样的对联。琴对一般字数较少,往往四五言居多,一般不会超过七言。“琴对”一般用两张条幅分开书写,也可以在一张中堂上书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联

相关文章

山光悦鸟性是什么?

山光悦鸟性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强调自然、简约、舒适和环保。这种生活方式源于日本,在过去的几年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

PPT问答 2024-03-14 阅读3 评论0

什么是诗意?如何在生活中体验诗意?

诗意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美的感受。它可以被表现在诗歌、音乐、绘画、摄影等各种艺术形式中。但是,诗意并不只存在于艺术作品中,...

PPT问答 2024-03-13 阅读4 评论0

如何在微信上找到漂亮的美女?

如果你想在微信上找到漂亮的美女,那么你来对地方了。微信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拥有着海量的用户,其中不乏许多漂亮的女性。在这篇...

PPT问答 2024-03-13 阅读4 评论0

如何快速猜字?猜字游戏技巧大揭秘!

猜字游戏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智力游戏,它不仅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猜字游戏中,标题...

PPT问答 2024-03-13 阅读5 评论0
网站地图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