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蝌蚪的演变过程你了解么?
- 2、小蝌蚪的资料
- 3、小蝌蚪喜欢吃什么画一画
- 4、小蝌蚪的图片怎么画
- 5、怎样画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蝌蚪的演变过程你了解么?
古时写作"科斗",是蛙、蟾蜍、蝾螈、鲵等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以群居为主。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对于蛙和蟾蜍)则透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生长初期:(1~10天)小蝌蚪孵化后3天内不求食,依靠卵黄带来的营养来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会导致死亡。
3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腮盖完全形成的时候开始寻找食物,按照每万蚪的标准定时喂食蛋黄,适当添加水中的自然浮游生物,如凿子藻类。新孵化的小蝌蚪身体虚弱,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水温、水质和光照。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小蝌蚪的体长可以长到1~1.5厘米。
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后,食量增加,生长发育加快。小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消化功能还不强。经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厘米,体色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图案,尾部边界有明显的黑色v形图案。
中期成长:(20~50d)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越来越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快速发展,适应了两栖类特定蝌蚪时期的草生物特征。
生长期:(50~78天)这个时期是蝌蚪变成青蛙的重要时期,蝌蚪在这个时期生长后肢和前肢,从水生变成水陆两栖。大50岁,身体长4cm以上,后肢生长,后肢生长约2周(65岁),前肢生长,后尾部开始吸收,此时青蛙蝌蚪停止寻找食物进入变态期。
扩展数据:蝌蚪(英语:tadpole)古代写的科斗是青蛙、蟾蜍的幼体,也称为蟾蜍蛋。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是纺锤形的,没有四肢、嘴和腮,有侧扁的长尾,头两侧有分枝的腮,吸附在水草上,体内残留的卵黄提供营养。以群居为中心。蝌蚪成熟后,开始脱落,四肢逐渐生长,然后通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尾巴。
在自然条件下,雌蛙的总产卵量可达5000枚左右,孵化率约为50%,蝌蚪的存活率仅为20%~30%。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小蝌蚪通常在母蛙产卵后人工孵化8-15天。
新孵化的小蝌蚪体呈棕黄色,体长6~8mm,头部有马蹄形吸盘,用于附着,口位于吸盘下,体弱多病,活动少,通过卵黄囊提供营养,不开口摄食,3天后,可投喂外源营养物质,满足其营养需求和生长需求。小蝌蚪培育的最佳温度为23~25℃,适合pH在6~8℃之间,生长缓慢,从小蝌蚪变态到幼蛙大约需要60~80天,一般分为初期、初期、中期和后期,小蝌蚪对营养的需求各不相同。
小蝌蚪的资料
小蝌蚪的资料:
蝌蚪是蛙和蟾蜍的水生幼体。与蝾螈幼体相比,其体短、卵形、尾宽、口小、无外鳃。内鳃被鳃盖覆盖。体色较浅、羡仿身体略呈圆形、尾巴长、口长在头部前端的是青蛙的蝌蚪。
身体呈黑色而尾巴较浅、体形呈椭圆形、尾巴短、口在头尺派哪部前端腹面的则是蟾蜍的蝌蚪。蟾蜍的蝌蚪呈黑色,口在头的前端腹面上,青蛙的蝌蚪体色较浅,口在头的前端。蟾蜍的蝌蚪比青蛙的个头小。密集成群的是蟾蜍的蝌蚪,较为分散的大都是青蛙的蝌蚪。
扩展资料:
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陵码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
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pH值高于 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
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cm为好,每天换一次池水。
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棚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c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蝌蚪
小蝌蚪喜欢吃什么画一画
小蝌蚪喜欢吃什么图片画出来的简笔画如下:
大部分的蝌蚪是用口部成列的角质齿刮食藻类为生,但如果水中正好有些蚯蚓、甲虫等小动物尸体,它们也会成群啃食。
蝌蚪的饲料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煮过的菠菜和窝苣是适宜的饲料,但不要煮得过熟,并且要去掉纤维。初期给饲料要少,以后逐渐增加,每天定期投饲料一次,不宜过多,以免饲料残留水中引起腐败。每次给食后残留的饲料,必须用吸管清除出去,并且每隔一两天换一次水。
最简便的饵料是面包、饼干的碎屑或碎饭粒,也可以给少量煮熟的蛋黄作为动物性饲料。在家里养蝌蚪,可能吃这些还比较现实哈,刚孵化的蝌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且这时消化器官没有贯通,又有世悔拦腹部的卵黄囊供给营养,无需摄取外界食物。
所以刚孵化的蝌蚪,不宜马上移养到蝌蚪池,可待腹搜胡部卵黄囊吸收完毕,消化器官完全沟通,或者观察到已有初便排出,这时才应将蝌蚪移养到蝌蚪池中饲养。
大部分的蝌蚪是用口部成列的角质齿刮食藻类为生前宏,但如果水中正好有些蚯蚓、甲虫等小动物尸体,它们也会成群啃食。有些种类的蝌蚪没有角质齿,例如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则以过滤水中浮游生物为食。
小蝌蚪的图片怎么画
步骤大致如下:
第一,画小蝌蚪的脑袋部分。先画出一个圆,当作是小蝌蚪的脑袋。
第二,画小蝌蚪的眼睛部分。在圆里继续在画出两个小链塌尘圆,把眼睛画好。
第棚禅三,画小蝌蚪的尾巴。继续画出大大的尾巴再尾巴里面画出两条弧线即可。
第四,画小蝌蚪尾巴的纹理。把尾巴上画出纹理。
最后,简单可爱的小蝌蚪就画好了。
建议:也可以给小蝌蚪画上水波纹,荷花等等元素,营造在水里的意境,还可以给小蝌蚪剩余部分涂上漂亮的颜色。这样简衫和单又可爱的小蝌蚪就画出来了。
怎样画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步骤如下:
1、蝌蚪的初级阶段,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尾巴长而扁。
2、长出小小的后脚,末端分化出5趾,大体形状没有变化,眼神可以更灵动,整体形状稍有增大。由于口内尚未出现孔道,不能摄取食物;以后眼与鼻孔相继出现;头下有吸盘,可用来吸附在水草上。头两侧具有外鳃,有呼吸功能。内有分节尾肌,肌节的上下方有薄膜状的上下尾鳍,能帮助蝌蚪在水中游扒链泳。
3、后脚逐渐伸长,有青蛙后肢的基本形态,尾巴变得更加细长。
4、长出一侧前肢,分化出5趾,嘴巴稍有突出,逐渐能分辨头部和身体,尾巴更细,但整体形态增大。
5、最后四肢全部发育完成,眼睛突出,嘴巴增大,尾巴可带可不带,这时就可以称为青蛙了。
拓展资料:
青蛙是两栖纲无尾目的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经过变态,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蛙和蟾蜍形态结构相近,这两类青蛙物没有太严格的区别,蟾蜍皮肤多粗糙。
蛙体形较苗条,多善于游泳。青蛙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青蛙的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能够离开水在陆地上生活。是生物从水中走上陆地的第一步,比其他水生生物要先进,但繁殖仍然离不开水,罩此芹 幼体需要在水中经过变态才能成长。
参考资料物毕来源:百度百科:两栖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