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ppt课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是科普知识性的课文,对于水的多种变化,多数二年级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也很少仔细观察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所以在板书上,我采用简单的简笔画出水变成云、雨、雹子、雪等不同形态的图画,学生易于理解,可以制作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用“挑战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激发学生了解气象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
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是什么》ppt课件
学习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以及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能够正确认读“浮、雹”等11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书写“灾、害、黑、器”等8个生字。并通过观察与书写,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借助多种朗读方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片、动作演示、等不同方式朗读课文,读出水的神奇,并乐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4.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
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1)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云)
(2)线儿又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雨)
2.师:小朋友猜谜语的本领可真高,今天,老师还请.来一位小魔术师,它就藏在我们要学的课文里,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
1.师指课题问:瞧!我是什么呢?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
师范读课文。
2.同学们,你们听得可真认真啊,你们听出来了吗?课文中的我到底是什么呢?生反馈答案。
3.原来小魔术师就是“水”啊!瞧!多可爱的小水珠呀!(板书:水)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144,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
4.认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词语读。强调多音字“没”。
(2)出示去拼音词语读。
(3)单个生字读。
5.自主识字
(1)这些生字你是用什么样的好方法记住的呢?四人小组内一起交流交流吧。
四人小组交流。
(2)谁愿意把你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全班交流。
(3)有了这些好办法,相信这些生字我们记得更牢了,再一起来读读他们吧。
全班齐读生字。
二、品读课文
(一)朗读感悟第一自然段。
1.可爱的小水珠呀,它还会变魔术呢?就让我们看看小水珠都会变成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3自然段,找出小水珠变成了什么?
生反馈,师适机板书:汽 云 雨、雹子、雪
2.小水珠能有这么多变化,真神奇!那它是怎样变的呢?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听老师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同学们认真听,边听边找小水珠是怎样变成汽的句子?
交流:谁能说说小水珠是怎么变成汽的?生反馈,师出示句子: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多神奇呀!谁能读出它的神奇?指名读,齐读。
3.“汽”又是怎样变成“云”的呢?谁来读读汽变成云的句子?(指名读)
“云”多像一位爱美的小姑娘啊!哪一句话告诉我们了?
(有时候穿着白衣服,有时候穿着黑衣服,有时候又把红袍披在身上,早晨和傍晚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爱美的姑娘吧!(课件展示)穿白衣服的云叫什么云?(白云)那穿黑衣服的呢?(乌云)早晨把红袍披在身上叫什么?(朝霞)晚上把红袍披在身上又叫什么?(晚霞)
这样美丽的姑娘你喜欢吗?(喜欢)让我们来读一读,读出对她的喜爱吧!
(自由读、指名读 、齐读。)
(二)品读学习第二自然段
1.飘浮在空中的云还会变呢?你是喜欢他变成雨、雹子还是雪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吧!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带上动作读一读吧。
2.交流:指明读,从学生动作中体会“雨、雹子、雪”落下时不同。
3.出示第二段,生齐读,边做动作边朗读。
4.三个不一样的动作,就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三种不一样的变化,雨落下来,雹子打下来,雪花飘下来,还会变成水的模样,水就是这样循环变化着,多么有趣的水呀!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 (生说后,教师补充。)
山谷中总是弥漫着…… (雾)
冬天的早晨,草地上都有一层…… (霜)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 (彩虹)
夏天的早晨,荷叶上会有…… (露珠)
冬天很冷,河里会…… (冰)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水有这么多的变化,你们知道它平时生活在哪里吗?自己读一读课文第三段吧。
1.指名读,谈读的感受。
预设: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睡觉的时候很安静,声音大了,会吵醒他的,所以要读的轻。
生:散步的时候很悠闲,所以要读的慢一点。
2.出示图片,结合图片,带感受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的朗读让我感觉这些水好像都有了生命一样,可是他还有一点小脾气呢!
1.请自由读一读第4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么说的?谁来介绍一下水的脾气呢?(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温和----暴躁还是一对反义词呢!
2. 那么,我什么时候我很“温和”?什么时候又很“暴躁”呢?
说得真好!看来水的脾气的确时好时坏,温和时,他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是人类的好朋友;可发起脾气来却也无情,给人们带来灾难。
西施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PPT课件
教学内容:教材34-36页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通过找一找、涂一涂、说一说、分一分、围一围等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及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 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钉子板、把例1的图形画在纸上制成答题卡发给每一位学生。 生准备直尺、纸、剪刀、细铁丝、七巧板、小棒。 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这节课有几位专家老师到我们三(3 )班来,看同学们学习,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希望同学们认真思考,大胆发言,把我们三(3)班善于学习的风采展示给专家老师们看,好不好?上课! 一、感知四边形 1、师:(课件出示主题图)请看屏幕,小精灵聪聪带领我们到光明小学参观。聪聪说:“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从图上你能发现哪些图形? 学生自由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相应的图形用课件闪动。 2、师:同学们真棒!在光明小学发现了这么多图形。(课件出示9个图形)在你们发现的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可以放在一起,分为一类?为什么?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用课件演示)可以把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放在一起,因为他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 3、师说明:这些图形就叫做四边形。板书课题:四边形 4、师: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找五名学生充分举例说明。 5、师:看来,生活中的四边形实在是太多了!那你能动手把四边形做出来吗?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做出四边形。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让学生用小棒摆,用铁丝围,用笔画,用纸剪,充分动手。 师:谁愿意把自己做的四边形展示给大家看? 找用不同材料做的四名学生展示。 6、师:刚才你们找出了四边形又做出了四边形。那么,你能说一说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 归纳: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板书:有四条直的边 有四个角 二、教学例1 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课件出示例1)指着屏幕问:这些图形哪些是四边形?请你在答题卡上把四边形找出来,用彩笔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学生涂颜色。指一名学生展示、回答。 师用课件演示正确答案进行反馈、讲解。 三、动手实践,教学例2。 1、师:小组合作把这7个四边形剪下来交给学习小组的组长,再把这些图形分分类。 学生活动。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2、学生汇报分类结果,着重指导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分。教师用课件随机演示分的方法。 a.按照是不是直角:把长方形、正方形分为一类;把其它的图形分为一类。 b. 按照对边是否平行且相等,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分为一类,其他的图形分为一类。 c.按照四条边是否相等的:把正方形、菱形分为一类;其他的图形分为一类。 d. 按照是否是规则图形:把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分为一类;其他的四边形分为一类。 ……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在钉子板上围一围。(第36 页做一做)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意用七巧板中的图形拼成各种各样的四边形,展示给大家看。 我在网上搜索到两个PPT 1、资源名称: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 aid=6473cid=3 2、四边形的认识
西施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PPT课件这里有视频教程可以看下
小学二年级上数学故事ppt课件
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故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主题图,其中的钟面时刻为11:59)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几时几分吗?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师生一起倒计时:15,14,13,…,1。
师: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
学生可能会举例:火箭发射、跑步比赛等。
二、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
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这里有一个钟表店(课件出示),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可能会有以下的发现:
(1)电子表(或钟)。
(2)有秒针的钟表。
(3)秒表。
2.学习1分=60秒。
师:电子钟表、秒表以及有秒针的钟表都可以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现在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就提示:分针走1格,秒针走多少?秒针走1圈,分针走多少?)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要求学生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三、体验1分钟有多长。
1.建立1分钟的观念。
师: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来仔细地看一看。
教师接通钟面的电源,让学生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师: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要求第1、2、3大组同学从做口算、画画、写一段话中任意选一件做,第4组的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反馈。
教师强调:尽管1分钟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
2.联系实际,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师:你跑50米需要多少时间?请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成绩记录下来。比一比,谁跑得最快?
3.初步了解钟表历史。
师:如果没有这些钟表,我们又有什么办法知道时间在1分、1秒地过去呢?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一些古代计时的工具。
师:有兴趣的同学再去找一些资料,下次开一个新闻发布会。
四、课堂小结
小结后,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反馈。
师:你估计得怎样?回家后好好验证一下,也可以请爸爸妈妈帮你记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