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ppt(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ppt)

ppt做多久 2024-02-29 views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哪里中学语文课件免费下载,请帮忙一下

;class_id=34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三峡》课件

·初中语文《三峡》课件. 作者:曲靖市民族中学 李朴琼. 时间:2003年10月. 三 峡. 郦道元. 学习目标:. 1、感受三峡风光,热爱祖国山河;. 2、学习文言知识,朗读背诵全......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6897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小石潭记课件

·小石潭记柳 宗 元字子厚 ,唐代河东人,世称"柳河东",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曾被贬为永州(现属湖南)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 合称《永州八记》.......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04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斑羚飞渡课件

· 介 绍斑羚,也称青羊,山羊.体长1~1.2米,形似家养的山羊,但颌下无须.雌雄均有角,角小,黑色,角基有轮纹,毛松而厚,冬毛灰黑色或深棕色,夏毛色较暗.常栖于山顶之间,善跳......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611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济南的冬天》的课件

·《济南的冬天》的课件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794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课件集.rar

·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课件集.rar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171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八年级上册第第一单元课件集.rar

·八年级上册第第一单元课件集.rar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984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集.rar

·中学语文\初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rar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296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七年级上册第第三单元课件集

·七年级上册第第三单元课件集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272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初一语文课件 风景

·作者:葛菁单位:华南师大附中 Email:hellolittlebear@163.net 平台:PowerPoint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148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初中语文课件 春

·《春》第一教时 简介课堂教学使用作者: 王利中单位: 宁夏贺兰一中电子邮件: hlyzwlz@email.nx.cninfo.net 大小: 398k 适用平台......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348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初一语文课件 背影

·作者:林望涯单位: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城月一中 Email:平台:win9x 简介:用powerpoint做的语文课件配有课文朗读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897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诗四首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第三十课 诗四首归园田居 (其三) 作者:陶渊明陶渊明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他做过小官,......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607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张 岱作者简介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工,号陶庵,明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早年过着贵公子的生活,喜游山水.明亡后不......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602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观潮

·周 密观潮彩屏显示录像:钱江涌潮 1 2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其入海口成喇叭状,每逢涨潮海水倒灌,水势受阻,形成著名的"钱塘潮".波澜壮阔,气势磅礴古人赞曰天下壮观......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122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三峡

·三 峡郦道元语文教学软件翻译正音 译文 导入作者答问扩展 网页 上页下页返回三峡地图上页下页返回从哪里 到哪......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301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227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礼记》简介: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092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核舟记

·核舟记魏学洢天津泥人张苏州刺绣山西剪纸作者简介魏学洢(1596~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783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短文两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第二十二课 短文两篇 爱莲说学习步骤一,初读课文二,细读课文三,品读课文四,熟读课文五,回读课文一,初读课文 1,......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914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桃花源记

·"多读多背多积累增加感悟和体会" 欢迎各位同学来到王老师的语文课堂授课教师: 安岳县李家镇初级中学 王泽端课件制作: 王泽端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42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你一定会听见的

·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呼喊,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是多么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是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712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怎样读懂科普知识的说明文我们阅读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时,注意: 一要把握文章介绍的知识要点. 二要琢磨文章的词句怎样把科学知识介绍得准确,生动. 三要掌握科......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904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资料恐龙在地球上足足生存了一亿四千多万年之后,竟突然全部都神秘的消失了.在六千七百万年前,暴龙之类的肉食龙类,脚龙类,鸭嘴龙类和鸟脚龙类还相当繁盛,然而两百年之后竟全部都绝......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755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奇妙的克隆

·多利奇妙的克隆谈家桢谈家桢: 中国现代著名的遗传学家.190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29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1930年获洛氏基金会颁发的奖学金,成为燕京大学研......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912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大自然的语言

·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2.文章围绕"物候"和"物候学",谈了哪些问题 预习思考生字词注音翩然 孕育簌簌 销声匿迹风雪载途 农谚纬度 连翘解......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980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说"屏"》

·《说"屏"》 1. 什么是"屏风" 2.屏风的分类 3.插屏欣赏 4.围屏欣赏 5.挂屏欣赏 6.现代屏风欣赏 7.重点字词 8.感知课文 9.思考题目录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18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苏州园林

·1,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学习生词新字, 积累词汇, 3,通过对苏州园林的欣赏,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祖国河山壮丽激发热爱祖国的激情.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先......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71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桥之美

·作者介绍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文人眼中的桥天净沙 ·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80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中国石拱桥

·桥架在水面上或者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建筑物. 拱 桥梁 桥多 样优 美目 标 1,作 者 2,字词音,形,义 3,分析内容 4,小 结茅以升......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644 推荐程度:

『初中语文课件』人教版语文课件 八年级上信客

·《信客》教学课件作者照片作者经历: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39 推荐程度: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008-04-03 17:24:08 说不尽的桥课件[七年语文课件]

《说不尽的桥》课件铁索桥铁索桥安澜桥安澜桥,又称夫妻桥,横垣岷江内,外两江,现全长500米.它古名珠浦桥,明末时被毁,后只好改用...世界各地名桥英国泰晤士河伦敦桥,意大利威尼斯里阿尔托桥,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大桥,英国伦敦塔桥,加拿大魁北克桥,澳大利亚...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4-03 17:18:49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课件 《桥之美》[七年语文课件]

桥之美课件吴冠中介绍作者吴冠中教授,江苏省宜兴市人,是当代在世界画坛具有极大影响的画家.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黑瓦白墙,色调清新,境界宁静淡美,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般的感染力.基础识记和谐()点缀()煞()它风景孕()育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4-03 15:49:28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件 《柳叶儿》[七年语文课件]

《柳叶儿》课件感受那个时代——品读请同学们思考如何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本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我"在饥荒年代岁月的童年趣事.大家试着在"柳叶儿"前面加一个表示动作的词,看看作者围绕"柳叶儿"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童年的根据课前对长辈的采访和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你觉得那是怎样的一个年代〈柳叶儿〉这篇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字句饱含深情,童心童趣,苦乐年华尽在言辞中...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4-03 14:52:53 七年级语文课件 《风筝》[七年语文课件]

《风筝》课件《村居》清代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作者,作品简介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20世纪20年代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3-31 15:16:07 七年级语文课件 我爱我家[七年语文课件]

语文活动·我爱我家课件家是温馨的港湾,当你受伤时,会想到它;家是心情的驿站,当你郁闷时,会记起它.家中有唠叨的母亲,严厉的父亲,还有疼爱你的爷爷奶奶,当然还有一个调皮懂事的你.在家里每天都会发生普通而又感人的故事,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讲述家的故事……我爱我家照片中的故事,珍品里的亲情;亲情里是爱的心在跳动.那是父母的期望,那是儿女的心之语的流淌.我的家,我的...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3-25 16:32:45 七年级语文课件 《春》[七年语文课件]

春课件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自然因为色彩而绚丽世界因为生命而精彩春盼春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1)(2-7)(8-10)课文结构赞春"盼望着,...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3-25 10:49:52 七年级语文课件 《马》[七年语文课件]

七年级语文课件《马》.ppt课件1,我们常说:"马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而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看法.探究之2:说说家马的苦难有哪些...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精品屋★Ⅱ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3-21 17:21:38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件 《一面》[七年语文课件]

《一面》课件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3-21 17:19:46 苏教初一语文课件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ppt[七年语文课件]

苏教初一语文课件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课件贝聿铭简介1917年4月26日出生在广州,父亲贝祖贻是中国金融界巨子.1927年父亲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举家迁居香港1935年全家自香港搬家回上海,就读于上海青年会中学1936年赴美国宾州费城宾州大学攻读建筑.1945年...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3-21 17:18:28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课件[七年语文课件]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ppt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3-21 17:12:52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七年语文课件]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课件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3-21 17:08:08 贝多芬传课件[七年语文课件]

贝多芬传ppt课件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3-21 16:48:1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幻灯教案 第一单元[七年语文课件]

1在山的那边2走一步,再走一步3生命生命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文言文特殊句式ppt

1. 【文言文中,有哪些特殊句式求详解】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

2. 高中必修一,二的所有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急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此人力士. 注意点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二)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点: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三、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1、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2、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 四、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③《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简析]①句的“尔”“我”,代词,分别作动词“诈”“虞”的宾语,因两个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尔”、“我”分别放在“诈”“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词“无”(毋)的后面.②句的“之”,代词,指代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用在否定句中,作动词“许”的宾语,放在“许”的前面、否定副词“莫”的后面.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 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语文的文言文翻译技巧ppt

1. 语文的古文翻译技巧

古文翻译技巧 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

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观题,体现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 一、加。

即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一) 单音节变双音节。如: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项脊轩志》) 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绕着院子砌上围墙”)。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二) 同形异义词取古义。

如 :(1)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

(《赤壁之战》) 上述四例中,(!)“妻子”,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即爱人(女方);古义为妻子和儿女。(2)“绝境”,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宣言”,今义是表示政见的公告或声明;古义指公开扬言。(4)“不过”,今义为转折连词,古义是不超过的意思。

二、减。对于“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如: (1)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 (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3)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 (4) 备盗之出入也。(《鸿门宴》) (5)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论积贮疏》) (6)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石钟山记》) (1)“利害”只有“害”的意思,没有“罚”的意思; (2)“异同”只有“异”的意思; (3)“作息”只有“作”的意思; (4)“出入”在课文中只有“入”的意思; (5)“饥穰”只有“饥”的意思; (6) “深浅”只有“深”的意思。

此外,有些词语只有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如一些语气词、发语词、助词以及表敬称或谦称中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无法译出,可删去不译。 三、乘。

古汉语中,倍数表达一般是在基数词后加“倍”字,如果是一倍则单用“倍”表示,“一”省略。如“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孙子·谋攻》)其中,“十”“五”后省“倍”字;“倍”,表示“一倍”。古汉语中,如果还有并举两数,那么就以其乘积表数了。

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三五”之积为十五,“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晚。

同样,“年方二八”,“二八”即十六岁的花季年龄。 四、除。

古汉语分数表达形式,绝大多数出现在表比较的语境中,结合语境来概括,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 完型式。

如“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三分之一”的分数形式,从古代延续至今,已保留下来了。

(二) 简略式。如“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十”为分母,“一”为分子,“十一”即十分之一。 (三) 嵌入式。

(1)分母+“分”+“之”+分子。如“方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

(《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即不足吴楚的十分之一。 (2)分母+名词+“之”+分子。

如“大都不过三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三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 (3)分母+“之”+分子。

如“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治平篇》)“十之一二”,即“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二”。

五、留。古代汉语中的各类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朝代、官名、年号、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等不必翻译,直接保留,只有不译不明白时才翻译出来;古今词义一致的,也无须翻译。

如: (1)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战国策。

齐策》)(人名) (2)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地名)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绝句》)(朝代) (4)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官名) (5)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起义》)(年号。秦朝的第二代皇帝胡亥) (6)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

(《三国志·魏书·武帝传》(量具名) 六。换。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些随着旧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有的可以按照一定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即在特定的语境中,改变它的词性,临时活用一下。

翻译文言文时,对此要恰当选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将它们替换。 主要注意以下几种。

(一) 通假字。它作为一种特。

2. 语文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3. 高考语文有哪些文言文翻译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有十种常用的技巧:

1.留:

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比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2.删:

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狼》:“肉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3.补:

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比如《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

4.换:

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如《观潮》:“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校阅水军。”这里的“岁”应换成“年”。

5.调:

翻译时,有些句子(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6.选:

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经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如《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7.译:

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如《核舟记》:“石青糁之。”这里的“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时必须译出。

8.意:

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白,应用意译。如《鸿门宴》:“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9.缩: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

10.扩:

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4.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

这三个意思分别是:要准确表达文章的意思;翻译出来的文章要明白通畅;文采要好。而这些题目对不少学生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如何科学、高效、到位地翻译文言文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2008年的高考文言文命题方式还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律: 1. 选文标准-----浅易突出,这方面的标准因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

(2).从文章中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主要采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句式。 (3)从文章的体裁来看主要是传记颂德类散文。

(4)从文章的涉及范围来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 (5)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

2.今年的格式与往年基本一样。 3.翻译字数还是在40个字左右。

二、剖析文句设定,把握考察重点。 每年高考总是选择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句子。

1. 积累性的重要实词和重要虚词为常考内容,也是得分点之一。 2. 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固定结构和特殊句式。

三、熟悉下面六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1.留,凡是有古今意思相同的词语,以及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冠名、地名、人名、器物明、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没有必要作变动。 2.对,将已由单音节发展成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

对译时主要有下面两种情况: (1)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者后面加一个同义词或者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语作为语素之一)。例如“: 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江苏卷) 译文:刘宰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会遭到祸患。 (2)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

如: 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尔民也。(江西卷) 译文:我只要使国家没有人拖欠赋税,我的责职就尽到了,不能再考虑你们百姓了。

3.拆,文言中有两个单音词,在白话文中恰好有一个双音词,对这类词语,需要拆成两个单音词来翻译,而不能用白话中双音词的词义去翻译。如: 如古语里面的‘是非’应该翻译成:“这不是”,“设备”应该翻译成“设置防备”。

4.增,增补句子的省略成分和词语活用后的新增内容。 (1)。

句子的省略部分一定要补出来。例如 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上海) 译文: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带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 (2)词类发生活用时候,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活用后的新增内容。

如: 郭异之,持以白王。(广东卷) 译文:郭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5.删,文言文中的一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者为语气助词,或者表示停顿,或者是凑足音节,或者起连接作用,在翻译时候可以删去,而不必硬译。如: 盖忠臣执义(全国卷1) 译文:忠臣坚持道义。

6.调,把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子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语法的习惯。 例如: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麋哺饿者于其下。

(湖北卷) 译文:家门前种有一株槐树,枝叶繁茂,他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那些饥民吃。 四、坚持四个步骤,确保答题准确。

1.审,在翻译句子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重要的语法现象,因为这些都是高考阅卷时候的得分点,必须仔细思考,确保准确地位。 2.切,将文言文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用上面介绍的六种方法逐一加以解释。

3.连,按照现代的汉语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成一个语义通畅的句子。 4.抄,将上述的句子写到答题卡上。

要注意字迹工整,笔画清晰,不写错别字。 如果大家做到上面所说的这些,基本上可以把文言文的分数拿全了。

翻译原则: 信(真实可信) 达(语句通达) 雅(翻译文雅) 翻译方法: 1. 留: 留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器物名。)

2. 增: 将文言文省略语句补充完整 3. 删: 删除一部分语气助词 4. 调: 调整倒装句语序 5. 换: 将单音节词转化为双音节词 找采分点: 古今异义 句式 词类活用: 1. 使动用法(烛之武退秦师) 2. 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固定搭配(所以。)

常见文言文句式 一. 判断句(一般在句子中没有动词): 1. 句后有"者"或"也" 例: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名词谓语句) 2. "乃""则""即""皆"等副词表示判断 例: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 动词"是"和"为"表示判断 例: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不知木兰是女郎 4. 直接表示判断 例: 秦,虎狼之国 5. 否定判断 例: 非兵不利 答题时在主语后加判断词"是" 二. 被动句 1. "为"表被动 例: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 "为。..所"表被动 例: 若属,皆且为所虏 3. "于"表被动 例: 不拘于时 4. "受。

.于"表被动 例: 受制于人 三. 省略句 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 四.倒装句 1. 主谓倒装 例: 甚矣(谓语),汝之不惠(主语) 表强调 2. 定语后置 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 介词短语后置 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 宾语前置 1. 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 吾谁与归? 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 古之人不余欺也 。

5. 文言文重点词解释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1.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2.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3.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4.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 2005年语文考试大纲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了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一、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词类活用是2005年高考的选考内容.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二、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2005年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三、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参考摘录的.还有,他人的版权,。

6. 求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哦还有套路

文言文翻译技巧:1、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

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2、标准: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3、方法:增、删、调、留、换。

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

换:某些内容损及到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例]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到“物喜”“己悲”的意思,需要添加一些成分,还要注意“以”字的意思。

答案应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翻译是对学生文言文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

翻译时需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所谓“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风格。

“达”,就是文句要通顺,表达要准确。“雅”,就是文字简明、优美。

中学生在翻译文言文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注意对原文词语的保留、替换、增补、删除、调整,下面简介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 、保留专有名词 凡是专用词语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官职名、器具、度量衡名称等,均保留不译。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句子中的“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

这些专有名词不必翻译,照搬即可。 二、替换差异词语 文言句中有些词语古今差异很大,需要用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汉语来替换。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双音词替换单音词。例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译为:安闲文静寡言少语,不羡慕荣华利禄。

2、用本字替换通假字,用今词语替换古词语。如:“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这里的“知”通“智”。

3、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词。有的词义扩大:如“江”“河”原专指长江、黄河,后泛指普通的江河;有的词义缩小:如“妻子”古指妻子和儿女,今专指妻子;有的词义发生变化:如“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指为正义事业而失去生命。

有的词感 *** 彩发生变化:如“卑鄙”原指地位低下,今指语言行为等恶劣、不道德。 三、增补省略成份 文言文语言简洁常有省略,如不补出来会影响语意或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翻译时需补出省略的成份,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补出省略的主语。

如“未至,道渴而死”(《夸父追日》)译为:(夸父)还没到,半路上因口渴而死了。 2、补出省略的谓语。

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译为:环绕滁洲城四周的都(是)山。 3、补出省略的宾语。

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译为:便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做好饭菜款待他。 4、补出省略的量词。

如“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译为:撤掉屏风一看,不过是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5、补出省略的介词。

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译为:天下的人苦(于)秦王朝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四、删除无义虚词,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可删去不译。

主要有以下情况: 1、删掉句首句尾的语气词。如“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译为:作战,是靠勇气的。又如“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译为:技艺也真神奇啊! 2、删掉句中表顺接的连词。

如“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译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3、删掉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译为:我惟独喜爱莲花在污泥中生长却不受一点污染。

五、调整特殊语序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尽相同,翻译时在做到不失原意的情况下,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适当调整。主要有以下情况: 1、调整主谓倒装的语序。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调整宾语前置的语序。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译为: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调整定语后置的语序。

如“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译为: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4、调整互文见义的语序。

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译为: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总之,翻译方法的运用不是孤立的,往往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文言文翻译的“。

文言文节奏ppt

1. 如何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ppt

首先:要弄懂其意,即可帮助确定正确的停顿。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其正确的停顿为:其一/犬坐/于前。

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而有人则会这样停顿:其一犬/坐于前,其原因是把“犬”误认为是主语,这明显是不符合文意的停顿。

再如: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其正确的停顿是:可/以一战。而有人常划成:可以/一战。原因是他把“可以”看成是现代汉语中的“可以”一词,古汉语中“可以”实际是“可”与“以”两个词,它们可译为:可以凭借。

其次:掌握一些古文化知识,分析句子结构及其成分,也可帮助确定正确的停顿。以下几种情形需要停顿:

(1)主语与谓语之间可停顿。

如:吾/视其辙乱。(《曹刿论战》)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动宾之间可停顿。

如: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3)句中转折连词之前可停顿。

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介宾短语之前可停顿。

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5)在表示议论、推断、反问、结果等语气的句子里,若前面有:“夫、盖、其、故”等词语领起时,在这些语气词后可停顿。

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故/君子有不战。(《曹刿论战》)

(6)提前状语之后可停顿。

如: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今/南方已定。(《出师表》)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7)古人有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以及文体名称等后面可停顿。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陋室铭》)

陋室/铭。爱莲/说。出师/表。(铭、说、表均为古代文体)

再次:古诗词曲中朗读节奏的划分一般规律。

在诗词曲中朗读节奏,可从音节或意义来划分。

按音节划分的话,古诗中四言诗的节奏以“22”为主,五言诗的节奏以“221”“212”居多,七言诗则以“2221”“2212”居多,四言诗每句为两个节拍,五言诗每句大多三个节拍,七言诗每句则多为四个节拍。

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按意义划分的话,古诗中五言诗的节奏则大多数为每句两个节拍,而七言诗则多为三个节拍。同样是上述两个例句,就会这样划分: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2. 古诗文诵读节奏怎样划分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常见的有以下九和方法: 一、按章节兼意义来划分. 例1.故人具鸡泰 解析: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分为:故人俱鸿黍.也可按“二三”的节奏形式划分为:故人俱鸡黍. 例2.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按“二二三”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谁家渐燕豚春泥.也可以按“二二一二”的节奏划分为:谁家渐燕/啄l春泥. 二、连在,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 例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解析:“于是”是两个单音词.不得连读,这句话的节奏应该划分:天璐释伏任斤提人也,而不能误读为:天川各碑/大任/于是人也. 例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解析:“妻子”是两个单音词,朗读时它们之间应有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率凄仔/邑人徕砒绝境,不要误读为:率凄子/邑人徕砒绝境. 三、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例⒈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解析:"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例⒉盖大苏泛赤壁云. 解析:"盖"是句首语气词,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盖╱大苏╱泛赤壁云 四、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正确划分节奏. 例⒈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解析:"虞山"是山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王毅"是姓名,"叔远甫"是字,姓名和字之间朗读时也要停顿,因此,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如果缺乏古代文化常识,就很难正确划分这句话的节奏. 例⒉侍中侍郎郭攸之. 解析:"侍中"、"侍郎"都是官职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即,侍中╱侍郎╱郭攸之. 五、"也"用在句中作语气词,其后应停顿. 例如,余闻之也久. 解析:这句话应这样划分节奏:"余闻之也╱久".如果误将"也"看作是谓语前面的副词状语,就容易误读为"余闻之╱也久". 六、根据语法结构划分节奏. 例⒈先帝不以臣卑鄙. 解析:"先帝"是主语,"以"是谓语,"臣卑鄙"是宾语,"不"作"以"的状语,故这句话的节奏可以这样划分:先帝╱不╱以╱臣卑鄙.如果不知道这句话的语法结构,很容易误读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例⒉此庸夫之怒也. 解析:"此"是这句话的主语,"庸夫之怒"作谓语,因此,这句话的节奏可以划分为:此╱庸夫之怒也.不能误读为:此庸夫╱之怒也. 七、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 例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解析:这是四字骈句,应该两句一顿,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例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解析:这是一个非四字骈字句,可按意义划分节奏,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八、根据文意确定停顿. 例⒈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解析:"不病",没有生病的人."以为功",即,以之为功,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根据文意,这句话的节奏可以划分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而不能误读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例⒉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解析:前一个"乐",用作动词,以┄┅为乐;后一个"乐",名词,乐趣、快乐."乐其乐"就是以其乐为乐.据此,这句话可以这样划分节奏: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不能划分为: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例⒊其一犬坐于前. 解析:"其一",其中一只狼."犬",修饰动词"作",即"像狗一样".因此,这句话的节奏可以这样划分:其一╱犬坐╱于前,而不能划分为:其一犬╱坐于前.。

3. 文言文句子的停顿该如何读

不少初中生不喜欢学文言文,重要原因是教法单调,学习不得要领。

事实上,语言学习是有规律的,学习语言要下苦功,要讲究积累。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反复朗读,自能领悟文章的旨意。现代社会当然不可能“书读百遍”,但朗读仍然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文言文的朗读与现代文一样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读出语气、感情。但又有一些特殊要求和基本方法。

读音 (一)“破音”异读,即改变字音来表示词性和词义的变化。如:“陈胜王”中“王”读wàng,动词,为王。

(二)通假异读。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亡”读wú,同“无”:“属予作文以记之”中“属”读zhǔ,同“嘱”。

(三)古音异读,如“可汗大点兵”中“可汗”读kèhán,又如“浩浩汤汤,横无几涯”中“汤汤”读shāngshāng。(四)文言虚词一般要轻读,而否定副词“不”,转折连词“而”等则需重读。

停顿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好停顿。我们在读文言文时,要结合课文注释,结合课文中已有的标点符号,基本弄清句意、文意,在此基础上细细体会一个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该连在一起读,或不该连在一起读,才符合句意、文意。

这样就能把握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此句在文中之意是:医生喜欢给没有大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朗读时应在“不病”后停顿,即“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而不能停在“好治”后。 如果读成后者,其句意就成了“医生喜欢治,没有大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功劳”,这样就不好理解了。

(二)了解文言文词语特点,读好停顿。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文言文里常常是两个单音节词,词义与现代汉语也有所不同。

在文言文里,就要将两个单音节词分开来读,而不能错把它们当成一个词来读。 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中“可以”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能愿动词“可以”,所以在朗读时应这样停顿:“可/以已大风”。

同样,《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也是“可/以一战”。(三)借助语法知识,读出停顿。

在弄懂文言句意的基础上,可以用语法知识去分析句子的结构。 先判断一下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在句中各充当什么成分,读出停顿。

1。主谓之间应稍加停顿。

如:(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2。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稍加停顿。

如:(1)恐/前后受其敌(《狼》) (2)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同上) 3。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面应稍加停顿。

如:(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同上) (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4。 提前的状语,在朗读时应在其后和主语之前稍加停顿。

如:(1)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3)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5。在转折连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

如:(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2)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六则》) (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四)除此以外,还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 如:(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2)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3)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事哉(《捕蛇者说》) (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二章》) (五)骈句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相邻两组骈句之间,骈句与散句之间,须作较长停顿,例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墙倾/楫摧”。(六)五、七言诗和词曲的韵脚要读出长音,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 划分文言文句子停顿的题及答案

握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①可/以/一战 ②再/而衰,三/而竭 ③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⑤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⑦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⑧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⑨且/焉置/土石 ⑩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1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12、今/天下/三分 1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4、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15、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附:关于文言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指导例析一、“意义单位划分法”:文言句朗读的停顿划分可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

例1、望晚/日照/城郭(《登泰山记》)“望晚”是“向晚”、“傍晚”之意,全句有“望晚”、“日照”、“城郭”三个意义单位。不可读成“望/晚日/照城郭”。

例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乐其乐”前一“乐”字用做动词,“以……为乐”;后一“乐”字,作名词,“所乐的事”。 “乐其乐”即“以其乐为乐”。

不可误读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二、“语法结构划分法”:根据语言顺序处理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动补”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谓之间、谓宾之间、状语与中心语之间、动补之间要作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1、主谓之间、状谓之间、动补之间可作停顿。例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例4、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例5、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例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例7、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2、动宾之间,结合紧密时不停顿,但宾语有定语限制或修饰,就须停顿。

例8、故/克之(克之是动宾关系,但宾语为单音节,动宾结合紧密,不需停顿,否则读来反而生硬。)例9、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路之远近”是忘的宾语,有其修饰限制语,结构完整,自成层次,动宾之间,往往有其停顿。

)3、几个状语之间虽有停顿,但只相当于现代的顿号级别,可不作停顿。例10、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每与臣”有“每”、“与臣”两个状语,可以连读,不必停顿。)

4、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一般不停顿。 例1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三、“文言句式特点划分法”:要留心文言句式特点,如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句等,划分停顿时须维护其古代语言特点和意义的完整。

例1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谓语“鼓”)例1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之高”是定语后置)例1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是介词,后省略宾语“之”,代桃源村人)例15、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应调整为“有何陋?”)例1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其上”是状语后置)例1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在句中是“……的原因”之意,是固定结构;“也”表判断语气,“此……也”是判断句)例18、帝/感/其诚(“感”具有被动意义,“被……所感动”)四、停顿要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 例19、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是关键词)例2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出”是关键词)例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关键词)五、留心名作状的朗读停顿。

例22、其一/犬坐/于前(“犬”是名作状,“像狗一样”修饰“坐”的样子,不能读成:其一犬/坐/于前)例23、山行/六七里(“山”是名作状,“在山路上”限制“行”的处所,不能读成:山/行/六七里六、留心形同于现代双音合成词现象的朗读停顿。 古代汉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形同于现代的双音节合成词,朗读时必须分开,不能把古代两个单音词读成现代的双音合成词。

例24、于是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例25、可以 可/以/已/大风 可/以/一战例26、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例27、中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七、留心句首关联词及语气助词“夫、盖、且、若夫、至若”,将其自成音节,专作停顿,以发挥统领全句或全段以及引起话题的作用。 例28、夫/大国,难测也例29、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例30、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例3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八、留心古代的“国名、年号、地名、官名、郡爵、史实”。

例32、陈/康叔公/尧咨/善射(“陈”系姓氏,“尧咨”是名,“康叔公”是谥号,“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例33、《范/文正公/集》例34、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吴中”是地名)例3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地名---姓名---字---“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例36、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九、“也”用在句中表示提示,朗读时应停顿,不能误为副词。

5. 《陈涉世家》朗读节奏

2、自由读,明确节奏——正确朗读基本要求二:节奏鲜明重点句节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提示:朗读的节奏要根据词句的意思停顿。

3、齐读,读出一点语气——正确朗读基本要求三:读出语气结合课后练习二,注意几句人物对话的语气示例: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反问,严厉指责)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肯定语气,反击对方)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反问,激怒对方)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疑问,针锋相对)与臣而将四矣。

(凛然正气)。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幻灯片

1. 陈太丘与友期的词语翻译

注释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长,长官。

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至:到 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玩耍,游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通“否”。

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顾:回头看。 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这年(那时)。 非:不是。

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丢下,舍弃。 而,表示修饰。

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惭:感到惭愧。

礼:礼貌。 不:不,“不”通“否”,是不是。

已去:已经 离开。 哉:助词,语气词,并无实际意义。

曰:说 则:就是 信(则是无信):信用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陈纪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陈纪:“你的父亲在吗?”陈纪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陈纪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去拉陈纪,陈纪转身进入家门,不回头看他。古今异义词 去 古意:离开 今意:到、往 委 古意:丢下、舍弃 今意:委屈、委托 顾 古意:回头看 今意:照顾 通假字 1、尊君在不 “不”通“否”表示否定。

相当于“吗?” 词类活用 1、友人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2. 学诗习字法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

1.信:忠于原文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 不随意增减内容。 2.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语言 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 文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留、补、删、换、调、贯

六字翻译法方法指津

一留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 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 的词,皆保留不动。

例: ⒈赵惠文王十六年 ⒉庐陵文天祥 ⒊汝今得与李、杜齐名。《范滂传》 4.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鸿门宴》 5.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二删

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 词、偏义复词中无实意的一方等删 去。

如:夫赵强而燕弱 (发语词)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语气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结构助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句中停顿助词) (偏义复词)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去来江口守空船 (助词,无译) (音节助词)

填然鼓之

三换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 换成现代汉语。

疏远、信任(单换双)

例: 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⒉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中原(古今异义) 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如同云一样(名作状)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悦 (通假字)

字字落实

夫战,勇气也。

大丈夫作战,靠的是勇猛的力气。

作战,靠的是勇气。

追亡逐北

追击逃亡北方的人。

追击败逃的人。

四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 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 语序。

宾语前置 ⒈沛公安在? 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 另外有些不调整就难以理解的句子如互文:

例:⒈主人下马客在船 ⒉秦时明月汉时关

五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

谓语

3. 陈太丘与友期的词语翻译

注释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长,长官。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至:到

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戏:玩耍,游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通“否”。

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顾:回头看。 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这年(那时)。 非:不是。

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丢下,舍弃。

而,表示修饰。 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惭:感到惭愧。

礼:礼貌。 不:不,“不”通“否”,是不是。 已去:已经 离开。

哉:助词,语气词,并无实际意义。 曰:说 则:就是 信(则是无信):信用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陈纪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陈纪:“你的父亲在吗?”陈纪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陈纪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去拉陈纪,陈纪转身进入家门,不回头看他。

古今异义词

去 古意:离开 今意:到、往

委 古意:丢下、舍弃 今意:委屈、委托

顾 古意:回头看 今意:照顾

通假字

1、尊君在不 “不”通“否”表示否定。相当于“吗?”

词类活用

1、友人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如何学习文言文 最完全版,ppt

一,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在文言文中,实词的数量比虚词多得多,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才有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学习文言实词,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区别古今词义的异同。汉语从右代发展到今天,词义不断演变,其中一些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中极少一部分的意义,古今意义没有什么变化,这类词对于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会造成什么困难。

但另外有一些词语,文言文中虽然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词义的扩大。词义扩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使原义成为新义外延的一部分。

例如“秋”,指由一个季节扩大到指全年;“睡”指由坐着打瞌睡扩大到指睡眠。(2),词义的缩小。

词义缩小是指词义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由宽泛到狭窄,使新义成为原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现在,“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

“臭(xiù)”,由泛指所有气味到专指秽气。“汤”由泛指热水、开水到专指菜汤、肉汤等。

(3),词义的转移。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如“学者”,古代指“求学的人”,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汪》),现在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小姐”,古代指对末出嫁的女子或有权势人家的末出嫁的女子,现在,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其意义基本上变成了指有不正当行为的女子。

如果你称呼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为小姐,那么,这位小姐会很生气的向你瞪白眼,以示她不是小姐。(4),词义的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如,“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别人的坏话,是个贬义词。以上四种情况,是古今词义变化的主要类型。

大量的古今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词的存在,是文言文学习的主要障碍。我们学习文言文,必须结合学习文言作品,有目的、有计划、按要求地掌握一批文言常用词的常用义。

2,注意区分古今汉语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绝大多数,而文言中则以单音词为主,因此,我们在文言文阅读中,不要把文言中的双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例如,“非常之观,常在于险处”(《游褒禅山》)中的“非常”,古义是两个词:不同一般。而今义则是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

另外,也不要把文言中的复音词分开来解释。例如:“日暮,所击杀无虑百十人”(《冯婉贞》)中的“无虑”是个联绵词,意思是“大概”、“大略”之义,这个意思与“无”、“虑”二字毫无关系,不能拆开来讲。

3,要注意古代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有一词多义现象。

如果我们只懂得一个多义词的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在阅读文言文时便轻易拿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去文释,就有可能产生理解上的错误。为了避免出现错误,我们要有意识地作好知识积累和整理工作。

我们的教科书中,每篇文言课文后面都有这方便的练习题,这是帮助我们作积累和整理工作,必须认真完成,千万不可忽视。词义积累多了,遇到多义词就可以比较准确地选择义项了。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关于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方面的知识。每个词都有它本来的意思,即本义。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新产生的意义就是它的引申意义。如:“妻”,古义就是用手去抓住一个女子,今义则是指男子的配偶。

“孙”,古义表示我的儿子的儿子一直排下去,代代相传,今义则指儿子的儿子。4,要注意通假字现象。

古字通假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古代,因为音同或者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这种文字在使用中互相代替的现象叫做“通假”字。

“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识别通假字不是一件易事,时代越早的文言文,通假字的阅读就越困难。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通假字的办法就是多读文言作品,多查字典,作好知识的积累工作。二,学习文言虚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虚词的词汇意义比较抽象,但是,它有表达语气、组织实词等多种语法功能。

文言虚词,特别是常用虚词在文言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用法比较灵活。阅读文言文,要善于辨析虚词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完整的理解文章的意思。

如果把虚词理解错了,就会影响到对整个句子乃至通篇文章的理解。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便的问题。

1,分清实词和虚词。文言虚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

例如,“所”的基本意义是“处所”,后来引申为表示“……的地方”或者“……的人”,作结构助词。又如,“之”的基本意义是“往”,后来虚化为代词、助词、语气词等,成为用得最多的虚词。

5. 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常用的方法:

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

删: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

补: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

换: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调:翻译时,有些句子(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

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

缩: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6. 文言文翻译技巧

原发布者:LJ唯美窒息

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翻译方法:methodsoftranslation1.直译literaltranslation2.意译 freetranslation3.异化 alienation4.归化 domestication直译和意译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每一个民族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就应采用意译法。意译要求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与原文的形式。(张培基)应当指出,在再能确切的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有其可取之处,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另一方面可以进新鲜的表达方法。Literaltranslationreferstoanadequaterepresentationoftheoriginal.WhentheoriginalcoincidesoralmosttallieswiththeChineselanguageinthesequenceofvocabulary,ingrammaticalstructureandrhetoricaldevice,literaltranslationmustbeused.Freetranslationisalsocalledliberaltranslation,whichdoesnotadherestrictlytotheformorwordorderoftheoriginal.(郭著章)1.直译(literaltranslation)指在翻译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人们关心的是语言层面的技术处理问题,即如何在保持原语形式的同时,不让其意

7.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句子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训练方法之一。

它可以让学生在翻译文言文句子中积累文言词语、感受古代汉语习惯,更重要的是准确理解原作内容。根据实践经验积累,我认为翻译文言文有以下技巧。

一、录 “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

例句①:“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梦溪笔谈》)句中“元丰”是年号,“庆州”是地名,“子方虫”是害虫名,“秋田”与现代语意思相同,均不必翻译,抄录即可。

二、释 “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这些词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的古代汉语词,这一类词很多可以用“单音节变双音节”的方法解释;另一类是古今异义的词。

例句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曾子杀彘》)句中“欺”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为“欺骗”;“今、是”属古今异义的词,要翻译为“现在、这”。

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借助工具书和文中注释;另一方面得根据自己积累的古代汉语词汇进行解释。 三、补 “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

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例句③:“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句中“便”前省略了主语“渔人”,“初”前省略了主语“洞口”。

例句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之(这点)”。

四、添 “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说它省略掉什么成分,但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添加一些词语,译句才连贯通顺。例句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桃花源记》)此句是判断句,在翻译时需在“高尚”前加“是”。例句⑤:“虽鸡狗不得安宁。”

(《捕蛇者说》)此句应翻译为“(不要说人,)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需要注意的是,增添的内容一定要必要,二要与语境吻合,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

五、删 “删”,就是删除原文有而翻译句可略的字眼。例句⑥:“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弱篷,为楫,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核舟记》)这句话 *** 有七个“为”字,翻译时只需要保留第一个即可,其余省略不翻译,这样反而显得简洁利落。文言句子中,还有些虚词也是不翻译的,也应该删除。

例句⑦:“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句中“之”是帮助宾语前置的,不翻译。这种省略原文不翻译的情况虽不多,但也值得注意。

六、调 “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谓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

例句⑧:“屠惧,投以骨。”(《狼》)句中“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装,翻译为“把骨丢(给它)”。

8. 怎样准确的翻译文言文

要想准确地翻译文言文,除认真熟读原文之外,还要掌握翻译六字法。

这六个字是:对、增、删、移、留、换。一、对,即对译法。

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如: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韩非子.说难》)可译为: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使墙倒塌了。二、增,即增添法。

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例如: “齐师伐我。”

(《曹刿论战》)齐国军队攻打我国。三、删,即删减法。

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

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如: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夫,发语词;也,表示判断的语气词。现代汉语中不用,应删。

四、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

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例如: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于长勺”应作“战”的状语,应提到“战”前翻译。

五、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其中的庆历四年、滕子京、巴陵郡,都予以保留。

六、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核舟记》中为什么说大苏泛舟是任由船在江中飘荡

由“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可以看出船夫十分空闲,所以船任由在江中飘荡

标签:

相关文章

幸运彩APP下载-幸运彩官网最新版安装教程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进行购物、娱乐、社交等活动。同时,手机应用程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幸运...

ppt百科 2024-03-12 阅读1 评论0

如何给ppt添加注释框的简单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在ppt中插曲反向标注框 2、如何在PPT中插入标注 3、在幻灯片中如何在一个幻灯片内插入注解...

ppt百科 2024-03-12 阅读2 评论0

小兔乖乖是什么故事?

小兔乖乖是一则著名的儿童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因为不听妈妈的话而遭遇危险,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克服困难,最终得到了妈妈的表扬...

ppt百科 2024-03-12 阅读3 评论0
网站地图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