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在ppt中怎样将对象分组
一般的演示文稿都会存在多个对象,那么,在ppt中,我们应该如何将对象进行分组管理呢?下面就让我告诉大家在ppt中怎样将对象分组。
在ppt中将对象分组的方法
1、打开MSoffice2010PPT软件
2、点击操作栏里的“动画”,可以看到“动画窗格”四个字
3、例如以下的动画效果
4、在动画选项卡中赋予四个箭头动画,打开动画窗格。
5、左击第三个箭头,右键选择“单击开始”
6、右键第二个箭头,选择“从上一项之后开始”,右键第四个箭头,选择“从上一项之后开始”。
看了在ppt中怎样将对象分组的人还看
1. ppt如何对多个对象动画分组
2. ppt怎样对其多个对象
3. ppt如何将多个对象设置对齐
4. 怎么在ppt2013中选择幻灯片中的对象元素
5. 怎么在ppt2010中对齐所选对象
PPT中group2是什么意思
group
KK: []
DJ: []
n.
1. 群;组;类[C][G]
2. 集体;团体[C][G]
3. 流行乐团[C]
4. (英、美的)空军大队[C]
vt.
1. 把...分组(或归类)[(+into)]
2. 把...聚集
vi.
1. 聚集[(+about/round)]
ppt group2意为ppt模板2
如何给ppt分组
PPT可以分节,没听说过分组
我用的是office2013
在你需要分节的幻灯片下方右击
单击“新增节”
之后会将ppt分节
右击节标题,会出现快捷菜单,可以修改节名称等内容
至此,已经完成了。
分节的作用:在ppt帮助中做如下解释
您可以使用节将幻灯片组织成有意义的组,就像使用文件夹组织文件一样。您可以将节分配给每个同事,明确合作期间的所有权。如果是从空白板开始,则可以使用节来列出演示文稿的主题。
可以阅读来自微软的说明(见附件)
幻灯片为什么要分节
便于阅读和操作。幻灯片分组在PPT叫分节,相当于文件夹,将不同的主题内容统一到一个分节,幻灯片要分节是便于阅读和操作。幻灯片又称作正片,是一种底片或菲林。常见的规格有135和120两种。通常是彩色,但特殊目的也有黑白的正片。也可用来印相或放大相片。
powerpoint 2003版的选项卡里面有哪些组
powerpoint2003版的选项卡里面所包括的组:
1、开始菜单选项卡:包含剪贴板、幻灯片、字体、段落、绘图和编辑几个分组功能区;
2、插入菜单选项卡:包含幻灯片、表格、图像、插图、应用程序、链接、批注、文本、符号和媒体几个分组功能区;
3、设计菜单选项卡:包含主题、变体和自定义三个分组功能区。
4、切换菜单选项卡:包含预览、切换到此幻灯片和计时三个分组功能区。
5、动画菜单选项卡:包含预览、动画、高级动画和计时四个分组功能区。
6、幻灯片放映菜单选项卡:包含开始放映幻灯片、设置和监视器三个分组功能区。
7、审阅菜单选项卡:包含校对、语言、中文简繁转换、批注和比较几个分组功能区。
8、视图菜单选项卡:包含演示文稿视图、母版视图、显示、显示比例、颜色/灰度、窗口和宏几个分组功能区。
结构思考力
当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时,如果可以从结构的视角去审视和思考,一定可以让我们看得更全面、更清晰。
结构思考力是指以结构的视角从多个侧面全面而清晰的、强调“先总后分”的分析事物的一种方法。
结构思考力的核心理念源于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一书。如图0-3所示,纵向结构上,每一组的观点都必须是其下一个层次观点的概括;横向结构上,每组各个观点互不重叠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在运用结构思考力构建表达内容的时候我强烈建议大家要远离电脑,多用草稿纸来“画”,因为在纸上可以让我们纵观全局,让思路变得更加清晰,完成草稿构思后再形成电子文档就非常简单了,如图0-4所示将运用结构思考力的过程分为三大阶段五个步骤。
第一步是需要明确结构思考力的核心理念,结构思考力的核心理念包含四个基本特点和结构化接收信息的三个步骤。四个基本特点是将先总后分的思考模式进一明确和可操作的核心标准,也是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它包括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等。结构化接收信息的三个步骤是指在接收信息时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听清楚。当明确了这些核心理念后就可以让人的思维更加的显性化。
第二步:画龙点睛,基于目标定主题“画龙点睛”说的是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主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一个表达能否打动受众,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你的表达是否有灵魂,也就是是否有目标、打动人的结论和吸引人的开场。任何一次商务环境下的沟通都需要明确的目标,所谓目标是要在这次表达之后希望对方有哪些行为。比如跟客户介绍产品,你的目标可能是客户听完以后愿意掏钱购买你的产品。当目标明确以后,要基于这个目标来确定主题,注意在结构思考力的要求下所有的主题必须是个结论,而且要符合“简单、准确、利益”的要求。最后再基于主题设计一个可以吸引人的序言。一个成功的表达一定是在开头就很好地吸引住对方,因为在你表达之前,听众脑子中可能有着无数个念头和想法,比如“昨晚老婆为什么不开心?”“手头的项目进展怎么样了”等。如何快速搭建一个共同的沟通平台,并把对方拉到这个平台上非常重要。结构思考力的序言讲故事的结构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它包含S(情景,你们互相之间所熟知的大背景)、C(冲突,这种背景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Q(疑问,挑战下如何解决这个冲突呢?)、A(回答,你带来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四个部分,所以是通过类似故事的方式快速引出A(回答),而这个A正是你要表达的主题或观点。
第三步:画地成图,纵向结构分层次“画地成图”出自《汉书·张安世传》,在西汉时期,敬侯张安世的长子张千秋和大将军霍光的儿子霍禹都担任中郎将,一起领兵跟随度辽将军范明友攻打乌桓国得胜回朝。霍光询问千秋战况如何?千秋用树枝在地上画出交战的地形及驻军分布情况,霍光十分佩服。“画地成图”形容信手拈来,胸有成竹。在这个步骤当中,需要运用结构思考力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和自下而上概括总结做聚合的方式搭建层次分明的总体框架。自上而下疑问回答是以对方需求为出发点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想象对话技术(见图0-5),想象一下,当你说出你的主题后对方心中都会有哪些疑问,把它们都列出来,接下来表达的内容就是回答这些疑问,你的回答本身又会引起哪些问题,接下来再继续回答。
第四步:运筹画策,横向结构选顺序“运筹画策”出自《史通·言语》,意为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表达最怕的问题就是观点混乱、结构不清,结论的得出因为没有逻辑性而不具有说服力。在这个步骤当中,最主要的任务是要确认金字塔结构中每一组的思想呈现的策略是否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并且符合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MECE原则,以保证我们的表达更加清晰有说服力。在横向结构中包含演绎与归纳两类子结构。所谓演绎论证是从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出发,去认识个别的、特殊的现象的一种论证推理方法。当你觉得某个观点对方不容易接受时,可以采用演绎结构的方式。所谓归纳论证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推理方法,当对方关注解决方案时建议采用归纳的方式。
第五步:画栋雕梁,形象表达做演示“画栋雕梁”是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这一步骤中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主题的包装,运用树、表、图等结构化的方式设计,并形象化地演示。结构思考力是形象化表达的基础,形象化表达是结构思考力的完美呈现。结构思考力帮助我们搭建框架把问题想清楚,形象化表达则是把想清楚的问题说明白的最有效的方式。之所以认为它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是因为它包含了大量的信息且比较容易记忆。在胜间和代所著的《创造商业头脑的7种框架力》一书中,把形象化表达定义为“可视力”,其中提到一个小练习:“静静地闭上眼睛,然后稍微将眼睛睁开一下,再闭上,想想自己是照相机,尽可能多地回忆起在睁眼的一瞬间看见的东西。结果怎么样呢?睁开眼睛再马上闭上后,居然记住了非常非常多的东西,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一次能够处理的图像形式的信息数量,是文字、数字形式的信息数量的好几百倍。”所以通过结构化思考清楚的问题,如果再以形象化表达的方式做呈现更容易让对方记住你的观点!
结构思考力的四个基本特点,即金字塔原理的四个基本原则:“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为了便于记忆,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论证类比”四个关键字与四个特点一一对应:“论”对应结论先行;“证”对应以上统下,表示上面的结论是下面理由论证得来的;“类”对应归类分组;“比”对应逻辑递进,表示各种思想都需要通过对比的方式确定逻辑顺序(见图1-2)。
你可以设想自己是一名战地记者,在弹雨纷飞的时候要报道当前的战况,每说一句话都有可能有枪子儿找上脑门,废话、套话、官话、空话一概省略,直切主题是最合适的。
二、“证”:以上统下1.符合以上统下才能保证表达的效果。2.有理由支撑的结论才有说服力3.以上统下的特点符合实践要求。
三、“类”:归类分组1.关于这个问题我有3点建议——分类可使沟通更有效率。2.这个事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分类使思考更有效率。
四、“比”:逻辑递进
第二节结构化接收信息的三个步骤
图1-12 具有说服力的金字塔结构模型
第三步:一句话概括主题句,迅速变身职业达人
接下来进入到接收信息的最后一步,我们接收信息的最终目的是做到听清楚、说明白。所以,如何能够用一句话把你接收到的信息说明白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公式:在_____的基础上,从_____,_____,_____,N个方面,说明了__________。
在本节中跟大家探讨的是,结构思考力接收信息的三个步骤,第一步识别信息中的事实、理由和结论,第二步找出对应关系,并画出结构图,第三步一句话概括所有内容。三个步骤的不断使用会让你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变得轻松自如,可以像诸葛亮一样一眼就看出“大略”来。
第二章 基于目标定主题
第一节确定目标——让表达有的放矢
表2-1 ABCD目标法
比如作为资深的销售经理,想要用结构思考力将自己丰富的经验显性化地分享给销售员,他的目标可以定为:(1)在我的引导下(C),新销售员(A)能够从我的故事中准确(D)总结出电话销售人员成功的关键要素(B);(2)根据我所提供案例中的信息(C),新销售员(A)能够运用我所教授的方法准确地(D)介绍产品利益点,并处理客户提出的异议(B);(3)在给定的客户信息及情境下(C),新销售员(A)能够准确(D)运用我所教授的方法与技巧进行电话销售全过程现场演练,完成销售任务(B)。
第二节设定主题——让表达观点明确
第三节设计序言——让表达更吸引人
第三步:纵向结构分层次将上一章练习中已经明确目标、主题和序言的内容,运用本章学习的内容按照图3-34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完善,首先运用纵向结构自上而下分解出金字塔结构的框架,然后再通过自下而上概括做聚合的方式将金字塔结构进行完善加固,并保证无论任何层级的纵向之间都符合结论先行、以上统下的原则,最终形成这个主题的金字塔结构。
第四章 横向结构选顺序
图4-4 演绎的两种形式
图4-24 归纳的三种子结构
第二步:运用MECE确保分清、分尽1.养成MECE的习惯结构思考力中的黄金法则:MECE
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即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而且能够借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麦肯锡思维过程的一条基本准则。
掌握创建MECE的简便方法:2×2矩阵2×2矩阵是创建MECE特别有效的工具,而且运用2×2矩阵创建MECE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你熟悉的时间管理矩阵和意愿能力矩阵等,通过时间管理矩阵可以把你所有的事情进行归类,然后针对不同的事情采取不同的策略来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见图4-41);通过能力意愿矩阵可以快速地判断下属在不同任务中的状态,然后因人而异地采取适合的管理手段(见图4-42)。这些矩阵都不会给我们答案,但却可以通过归纳分类的方式,给我们的决策提供方向,这也是“结构思考力”的魅力。
图4-41 时间管理矩阵
图4-42 意愿能力矩阵当我们运用2×2矩阵将事物分类后,会让我们更清晰地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如果是演绎,要确认是用标准式还是常见式;如果是归纳结构,则在保证一组内是按照时间、结构、重要性中的某一种分类的同时,还需要确认这一组中的思想是否符合MECE原则,以保证金字塔结构变得更加稳固、清晰且有说服力,并画出新金字塔结构。
图4-46 思考力体操——第四步:横向结构选顺序
第五章 形象表达做演示
一、构思时请远离你的电脑
在多年的做报告和讲课生涯中,这个方法屡试不爽,那就是用草稿“画”出构思。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直接在PPT里构思,那样不是更省时?其实是更加的耗费时间,因为在PPT中很难看清总体的逻辑,而在草稿中可以让我们纵观全局,让思路变得更加清晰,完成草稿构思后再形成电子课件就非常简单了。
二、将完整的金字塔结构放到PPT中
三、每一页PPT都是一个金字塔结构1.符合结构思考力的四个基本特点每一页PPT都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即符合结构思考力的四个基本特点,这里介绍四个基本特点在每一页PPT中使用的理念。
“论”——结论先行:每一页PPT只表达一个观点,并且出现在标题中,即每页PPT的标题都需要是具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
“证”——以上统下:每页PPT的主题,都需要是下面要点的概括。
“类”——归类分组:每页PPT中的要点,要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不能有遗漏和交叉。
“比”——逻辑递进:每页PPT中的要点都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2.运用图像进行形象化演示运用数据图让你的数据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