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远离犯罪PPT(青少年如何远离犯罪政治)

admin 2022-12-10 views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家庭预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环境的好坏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起到积极的影响.。家庭环境一般包括生活条件、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长行为等因素。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从读书识字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从依附父母到独立生活,其生活技能的掌握、生活方式的形成、社会角色的培养、大多是在家庭中形成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如生活条件宽裕、家庭结构健全、家庭关系和睦、家长行为文明)会孕育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古今中外,几乎任何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青少年时期都是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如家庭结构欠缺、家庭关系破裂、家长行为粗暴,则会导致青少年的人格向着变态的方向发展,往往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客观原因之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正确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父母要了解子女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不能固守“长辈”的角色和地位,缺少与子女“交朋友”的意识,对他们不能过于苛求,应给予他们更多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关心、精神上的鼓励和诱导。

家长除了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应对子女进行:基本生活技能的教育和培养;伦理、道德、法律教育,使其“习惯成自然”,变成自己的行为准则而终身恪守。防止溺爱、体罚、控制、放任、庇护,要鼓励、交谈、权威(维护权威,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提高自身素质,能够回答和解决子女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正确地管理自己的家庭,以正确的自身行为,使子女心悦诚服)、限制(对子女的不良行为如逃学、无故夜出、乱交朋友、携带管制刀具等要进行管制和约束,以消除他们违法犯罪的诱因和机会),及时制止越轨行为等。

学校预防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又是塑造人格的地方。学校教育对预防犯罪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搞好了就会对预防青少年犯罪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就青少年来说,在学校接受教育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他们长身体,求知欲望强烈,精力充沛,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时候,学校通过教育,可以遏制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产生,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知识结构与价值观念,从而从内心深处不愿犯罪,减少受教育者的反社会性。

在实施学校教育上,要不断改善教育内容,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片面追求智育教育而忽视德体教育,不仅阻碍了教育方针的落实,受教育者也得不到全方位的教育,而使他们厌学、失学、辍学,产生不良嗜好、不良行为,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案件表明:在校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大都是在缺乏科学管理和健全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实施的,如能及早采取措施,大部分是可以避免和制止其发生的。笔者认为:学校预防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是改善育人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丰富校园文化,让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让青少年远离毒品、远离犯罪,消除社会对他们的负面影响,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二是要对其内心进行诱导。把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法制教育结合起来,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为己任,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开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正确引导他们走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道路。

三是要对其外部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学校要不段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严肃校纪校规,充分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教育功能,各内部职能部门要协同配合,齐抓共管,正确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同时,学校教育还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相互沟通和协调配合,形成一条教育链,共同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社会预防

要不断地净化社会环境。首先是端正党风,清除腐败。腐败现象,对青少年的言行起着引导和示范作用,成为其违法犯罪的心理基础和关键诱因。要彻底清除对青少年影响尤甚的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以腐败为主要表现的“灰色污染”、以暴力团伙犯罪为主要内容的“黑色污染”,以毒品犯罪的“白色污染”。

要善待曾有不良行为者和违法犯罪者。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他们既是害人者也是受害者。他们回归正常后,初期思想都不稳定,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重新做人的意志也比较脆弱,还会遇到就学、就业的困难,家庭、社会的歧视,犯罪分子的拉拢,腐朽思想的侵蚀等等不利因素,需要得到感情的接纳、人格上的尊重、生活上的帮助、工作上的支持、家庭上的温暖、社会上的关心,要像“父母对待孩子、老师对待学生、医生对待病人”,因为他们是曾经受到伤害而又急需倍加呵护的“病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帮教成果,使其能够以全新的心情和姿态开始新的生活。

司法预防

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尚不能抵制青少年犯罪产生的情况下,在违法犯罪发生后,给予其应有的、必要的法律制裁,虽然在预防违法犯罪体系中是一种“下策”,但却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法律存在的本身,就是对青少年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和抑制作用;其次,使违法犯罪者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促使其接受教训,改过自新,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使其他青少年通过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司法追究的事实中,看到违法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严重危害以及因违法犯罪面临毁灭自己前程、失去自由甚至付出生命的惨重代价,从而,有效地将自己的行为控制在纪律、道德、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根治青少年犯罪,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其措施就要具有针对性,要多重预防,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和司法预防无疑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如果把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割裂开来,预防、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就不完备,就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同时,预防青少年犯罪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认真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关心青少年、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为己任,相互支持配合,“四防”并举,常抓不懈,共同建立起对青少年教育管理的网络,不留死角和漏洞,形成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永不断裂的教育链,构筑一道坚实的预防长城,就一定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就这些,望你满意并采纳。

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

1、青少年应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特别是多学习刑法、刑诉法,培养自己维护法律尊严的思想感情和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守法习惯。增强法制观念,使自己知法、懂法、守法,远离犯罪。

2、慎交朋友。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轻人喜欢结交朋友,如果朋友中有品德不良、行为不轨者应该立即与其断绝来往。

3、不涉足不健康场所。一些舞厅、迪吧、录像厅、网吧等容易藏污纳垢公共娱乐场所给青少年身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由于青少年文化素质低,涉世不深,自身素质不高,分辨是非、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差,很难抵制各种侵蚀,一旦受到一些宣扬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的影响,就争相仿效江湖义气和哥们义气等封建糟粕,拉帮结伙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割据势力,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心理预防。青少年处在身体发育生长、不成熟向成熟转化的时期,身心发展尚未定型,认识能力有限,而情绪则比较强烈带有很大的冲动性,其行为常受感情或情绪的左右,经常产生“理智与感情之间的矛盾”。

在个人情绪激愤时的理解力和自制力都明显降低,往往做出人们意料不到的行为。所以同学们在遇到问题时要及时与老师、同学、家长沟通,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要一时冲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扩展资料:

遵循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规律,搞好家庭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由少年长成青年的关键时期,遭遇“心理断乳期”和“性饥渴期”这两个重要阶段,他们最容易产生感情的困惑和心理上的挫折感。

这就需要父母理解其日益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发展需求,科学地引导并热情地关怀其成长,给其讲授必要的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用亲情和爱心去抚慰其失衡动荡的心态,使其获得心理安全感,克服心理上的挫折感。

尤其对残缺家庭的孩子和残废孩子,学校和社会更应关心其成长。在残缺尤其是离异家庭中,多种不利的因素往往会严重影响子女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在无休止的争吵及令人烦恼窒息的环境中生活的青少年,心理上会产生严重的挫折感,个性发育会扭曲和变态,从而导致性格孤僻、粗野、忧郁、倔强,而内心又蕴含着羞耻感和自卑感。

那些被思想道德水平低下的继父或继母虐待甚至蹂躏的子女,其悲伤和痛苦之状况可想而知。而残疾的孩子,则有更多的心理创伤和自卑感。

学校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对这些孩子予以关爱,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鼓励他们自强、自爱,必要时可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这些特殊孩子,必须遵循扬长补短的原则,教育他们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懂得自尊、自强、自立,重视对他们意志和毅力的磨炼。

同时,又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实行专制,或把孩子推向社会。对失足青少年,家长必须伸出挽救的双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耐心、诚恳、仁至义尽,这样才能使他们遭受严重挫折的心灵得以转化、复苏。

要远离违法犯罪,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青少年怎样自我保护不受犯罪行为的侵害。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些案例中吸取一些教训,获得一点收益,以便自己能健康成长。

一、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关规定及其颁布的意义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我国法律又是怎样规范的呢?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不论你犯什么罪,都要被判刑)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规定的“周岁”,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算。

按照上述规定,咱们这些同学也都即将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就要被判刑了,也就是咱们通常所说的犯罪的人了。所以从现在开始,咱们这些同学就不能以我小,法律不能对我咋样而放纵自己的行为了。

我们知道,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十分关注青少年的教育成长,制定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全面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民族利益,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培养和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国家、社会及家庭都有重要意义。

二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从总的情况看,我国青少年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的主流是好的,广大的青少年正在健康成长,绝大多数都将成为未来祖国建设的栋梁。

但是,在总体向好的同时,我们也痛心地看到,有一部分青少年或由于教育方面的欠缺,或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或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或由于自控能力的不足,小小年纪就以身试法,做了令自己抱恨终身,令亲人痛彻肺腑的事情,也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损失。据统计,青少年犯罪的人数占到总犯罪人数的一半以上。(当然青年更多一点,你们现在还属于少年阶段)

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不正确的价值观等原因,近年来中学生犯罪的案件也屡屡发生。下面我就以我平时办案过程中的接触的那些真实案例,分析一下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你有可能走向犯罪,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吸取一些教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让自己能够健康成长。

(1)结交不良朋友

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际朋友,寻求友谊本是你们的共同特点,但如果你们不能辩别是非,去结交社会上一些有劣迹有恶习的朋友,那么你们很容易就受到他们那种所谓的哥们义气,吃喝玩乐的人生观的影响,耳闻目染,最终会沾染上他们的恶习,由原来三五成群在一起单纯地玩发展到后来的为了哥们义气,共同结伙作案,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例如去年二月农历正月还未过完,我市经区公安分局破获了一起八人抢劫犯罪团伙。经查,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就是经区一所中学初四的学生。经讯问得知,这名初四的学生,结交了社会上几名和他年龄相仿,但已退学的孩子,整个寒假一直和他们呆在一起,每天除了上网,不干别的事情,当他们身上仅有的一点钱花光之后,几个人一拍即和,交叉结伙,在威海经区凤林村、宋家洼村等处,采取拳脚殴打、语言威胁、搜身等手段,实施抢劫作案6起,敲诈勒索作案1起。抢劫人民币四千余元,手机五部。你们知道吗?我国法律对抢劫犯罪的惩罚是非常严重的,因为抢劫犯罪不仅侵犯了被害人的财产权,同时也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社会危害性极大。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犯抢劫罪的,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而且抢劫三次,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上述犯罪团伙八人中有三人是93年出生的,其余的有的是92年出生的,有的是91出生的,他们都是只有15岁、16岁年龄的人,平时一个人时胆子不大,人多在一起时就经不起他人的拉拢和怂恿,也要表现一下自己的勇气,你敢去抢,我也敢去,你敢上去打一巴掌,我也敢上去踢一脚,想想看,咱们这些同学是不是也有这种心理?阿姨告诉你们,一定不能有这种心理,因为如果你这样做了,你的行为就是触犯了法律,构成了犯罪,等待你的将是漫长的牢狱生活。而一旦做牢,你的人生将会从此改变。

虽然在这起案件的处理上,我院按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规定,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对参与犯罪次数少,犯罪情节轻的上初中四年级的戚某某作出不逮捕决定。并且还到学校做工作,让其回到校园中继续学习,参加了中考。但这起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年龄低龄化程度、犯罪性质之恶劣均令人吃惊,也值得我们学校、家长及同学们深思。

(2)遇事冲动,不计后果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期你们心态不稳定,自我控制力差,如果遇事不能冷静思考,反而由着自己的性子,心血来潮,只顾痛快出气,那么也很容易危害社会,触犯法律。去年有这样一个案例,威海一中一名参加高考完的学生王某某暑假在网吧上网,只因搬动椅子这一点小事,和另一名高二的学生发生了口角,进而二人动起手脚,这名高三的学生飞起一脚,将那名高二的学生眼镜踢飞,镜片破碎扎入该学生左眼,致其左眼失眼,构成重伤。按照法律规定,这名高三的学生其行为已构成了故意伤害罪,要被判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该名学生收到了上海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同学们想一想,这名同学遇事不冷静,冲动的行为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危害后果,被害人左眼失明,要被影响一生,而自己也可能是大学不能上,父母还要赔偿他人巨额医药,还好此案的被害人父母通情达理,在被告的父母赔偿了医药费后,向我们司法机关表示了对被告的原谅,这样这名高三的学生才最终上了大学。通过这件案件,同学们是不是能够吸取一些教训呢?

(3)当遇到事情时不能及时与老师和家长沟通,自作主张,也很有可能导致犯罪。

到了初三、初四这个年龄,很多同学长高了,也自认为自己也长大了,总认为老师和家长说的话是婆婆妈妈的,遇到事情时不能及时与老师和家长沟通,自作主张,孰不知你们的某些自我行为也有可能改变你们的人生。

就在上个星期,羊亭中学一名初四的学生被判刑一年,送进了监狱。他就是遇到事情时不能及时与老师和家长沟通,自作主张。今年中考完,这名学生到威海一家网吧打工,在八月中旬即将开学的时候,网吧老板将六百元的工资发给他。结果他在两天之内将这六百元的钱给消费完,因为害怕回家被父母责怪,这个学生不敢回家,在饿了两天肚子后,这名同学晚上拿着一把水果刀上了出租车,抢劫了出租车司机一百元钱。当晚他就被抓。这个案例让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因为在校这名学生也是名不错的学生,学习成绩是班级二十多名,也是课代表,但他因为不能正确与父母沟通,犯下了这么严重的错误。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吸取教训,父母、老师永远是你们的后盾,遇事一定要与他们沟通,他们对你们的说教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你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预防犯罪、自我保护

上面我说了一些犯罪的案例,这些犯罪的未成年人,其实在没犯罪以前,其实已经有了一些不良行为,在办案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下如下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纠正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演变为犯罪。所以对咱们同学来说,应高度警惕那些不良行为的发生,不得实施的不良行为有(1)旷课;(2)逃学,未经家长同意擅自外出夜不归宿;(3)携带匕首 、三棱刀、弹簧刀等管制刀具;(4)打架斗殴、辱骂他人;(5)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6)小偷小摸,故意毁坏财物;(7)赌博或者是变相赌博;(8)观看、收听、阅读色情淫秽音像制品书刊;(9)进入法律(规)规定未成年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舞厅等场所;(10)吸烟和酗酒,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不良行为。阿姨所说这些,不是危言耸听,你们的父母、学校还有我们这个社会都对你们中学生寄予很大的期望,平时对你们再三强调这些,就是希望你们能知道辩别是非,不要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快乐健康成长。

上述所讲是怎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下面我再讲讲面对犯罪行为,我们未成年人如何自我保护。

现在,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在学校及其周围是时常发生的。据我们了解,一些高年级的同学会向低年级的同学强行索要钱财,这是一种违法行为。还有一种是校外的不法人员勾结校内学生进行的犯罪行为,受害的同学们不要害怕,要学会自我保护,向老师报告,向司法机关报案,同这些违法行为作斗争。这里我也举一个真实的案例,是发生在咱们实验中学校周边的事,去年五月,环翠公安分局破获一起四人抢劫犯罪团伙,其中一人是未成年犯罪,他们专门等在学校的周围,拦住放学回家的学生,采取拳脚殴打、语言威胁、搜身等手段,有目标的对一些手中有钱、有手机的学生进行抢劫。他们怎么知道谁有钱有手机呢?经审讯得知,犯罪嫌疑人中有一人的表弟在咱们学校初四上学,由这人的表弟向那名嫌疑人提供信息,由于刚开始无人报案,他们胆量越来越大,频繁抢劫,严重扰乱了咱们学校周边的秩序,其中一名被害人是初四的学生,他被连抢了三次,这个学生就认识那名犯罪嫌疑人,知道是他们班上一名同学的表哥,也没报案,直到其他学生报案,公安机关才立案查获了此案。如那名认识犯罪嫌疑人的被抢同学及时报案,不仅他自己少遭受损失,也能使得其他同学不受犯罪分子的侵害。

关于预防犯罪,自我保护,我在这里重点讲的是女同学的自我保护。

女中学生在青春期发育过程中,好衣着打扮,追求浪漫时尚,以显示自我的成人感和独立性,尤其是对性意识的萌芽感到好奇又迷茫。对于那些熟悉的已离开学校无固定职业的同龄异性,不知深浅,与其交往,那么就很容易被人利用或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这里有一件今年署假发生在经区的一起敲诈勒索案例。经区一名初四的女学生署假在网吧上网,认识了一名比自己大两岁但早已离开学校在社会闲逛的青年。两人谈起恋爱,由于两人手中均无钱,男友打起了这个女孩子的注意。他让这名女孩在网吧视频聊天,勾引被害人,引诱被害人到宾馆发生性关系,然后自己再伙同他人去敲诈勒索被害人,此案被侦破后,这个男青年被判四年有期徒刑,这名女孩虽然因为不满十六周岁,没有被起诉到法院,但你们看她自己是不是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呢?从这件案例中,我们这些中学生是不是也能从中得到一些教训呢?

我们应该知道,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才是理想的女性特征,平时与异性交往要保持适度的距离,不要过多地关注自我形象,而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要注意通过正确的途径寻求科学的性知识(生物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科学健康杂志),树立健康文明的性道德观。出现问题时要及时主动地向老师、家长求助,不要认为“代沟”存在就无法沟通,而只有多沟通交流,你们这些女中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的见识,减少肤浅的认识,提高个人的认知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同学们,我国的法律现已非常健全,社会治安很好,国家颁布多项法律加强对你们青少年的法律保护,因此只要我们自己加强对犯罪的防犯,你们一定都能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的青少年时光,

今天你们是在校的学生,明天就是祖国建设的栋梁,祖国的建设需要你们,祖国的强盛需要你们,作为实验学校的学生,你们有这么好的学校,有这样高素质的老师,有这么好的教育质量,你们是幸运儿,你们应珍惜光阴、努力拼搏,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犯罪?

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行为,防患于未然。

【看着下面的回答,头晕...忍不住就打了】(给以后的人参考)

~\(≧▽≦)/~

青少年应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A 青少年应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一、家庭预防青少年犯罪

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应从家庭抓起。一个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良好品行起着潜移化的作用。搞好家庭预防,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掌握孩子的消费来源。16岁以下的孩子都没有工作,他们的消费来源于父母及亲属的支持,为此,父母对孩子手中钱的来源和去向,一定要心中有数,如孩子经常出没消费场所购置消费品是否与你给的钱平衡?他消费是否高于你给予他的?如果孩子花钱大手大脚毫不心疼,父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对他的消费要加以控制。

2、留意孩子结交的朋友。青少年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形式最明显的区别是青少年共同作案,哥们意气重,他们聚在一起,互相壮胆,很可能瞬间成为阶下囚。因此,父母对孩子所交的朋友要了解,经常对孩子敲响警钟,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警惕孩子的诺言。现在有的孩子不善于与父母交流,与父母明显存在代沟,有的孩子在外面做了违法的事,回来后来不是回避父母,就是编造谎言欺骗父母,一次欺骗得逞,他就可能一而再,再而三撒谎,久而久之养成侥幸心理。对此,做父母的要主动和孩子谈心、交流思想,从中捕捉孩子的思想动态。同时,父母要注意观其言、察其色。如果发现孩子说谎,要及时了解他说谎的目的和动机,不要被孩子的谎言蒙住双眼,要知道所有的诈骗犯都是以谎言蒙蔽了被害者。

4、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一些做父母的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表率作用。其实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做父母的如果赌博,当着孩子的面收礼受贿,做出违法的事,就会给孩子纯洁的心灵抹上阴影。这样的父母用再深的道理教育孩子也无济于事,在孩子眼中,他们已失去了教育人的资格。因此家长只有自己做好样子,才能让孩子敬重信服。

(二、学校预防青少年犯罪

1、教书和育人并重,克服单纯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品德、个性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大力宣传和灌输共产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提倡奉献精神和社会公德,弘扬正气的优良的民族传统。经激励青少年学生自强、自立、自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

2、进行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观念。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能准确地预测只有学法并用以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有效地避免误入歧途,自觉地抵制犯罪的诱惑。学校通过法制教育,普及法律常识,可以帮助学生牢固地树立法制观念,把守法化为自觉的行动。

3、开展性教育,普及性知识。学校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应当展开对青少年的性教育。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性知识的普及,使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科学地认识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消除性神秘感,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增强自身对不良性刺激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使青少年的性犯罪减少到最低程度。

三、社会预防青少年犯罪

1、社会动员,全力推进。各级行政、司法、教育、宣传组织要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利用电台、电视、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体,通过以案释法、法制论坛,选派法制校外辅导员等多种形式在青少年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树立青少年良好的道德法律观念。

2、花大力气净化社会环境。目前在一些地区“黄潮”又呈抬头的趋势,公安、文化与出版部门应当大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杜绝色情淫秽暴力书刊和淫秽物品,大力推荐有良好社会效益的作品,多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

3、建立健全青少年法律体系。以便社会各界,包括青少年自身有一个行为的衡量标准和准则,做到有法必依。另外,应当进一步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注意研究青少年自身缺点,对他们予以多层次,多方面的教育和保护,力争创造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

4、社会是保障,政府应给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就业机会。避免待业青少年无序流动,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都是待业的,整日无所事事,生活无来源,势必去偷、抢等。因而在扩大就业机会的同时,地区间应加强对就业信息的沟通、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务工人员的流动进行调配、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其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避免岗位与务工人数失衡,造成务工人员的盲目而无序流动。

5、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开展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我们应该建议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和探讨网络伦理规范,明确各种网络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以及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形成网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构建和规范网络伦理,为网络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

6、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成长的各种犯罪,同时做好已犯罪青少年的改造工作。政府部门应严厉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保障青少年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生存与成长空间,加强和做好已犯罪的青少年的改造以及服刑期满后回归社会的工作,政法部门与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联合,把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心理学问题、青春期问题等同时进进行引导、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上课、开讲座。要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的各种场所及各种影视、网吧,让青少年远离暴力、远离淫秽,营造一个青少年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

7、团组织充分发挥青少年阵地先进性作用,不断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各级团组织应以社会发展的眼光看待青少年问题,要不断的开展各种健康、向上、活力的活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经常组织团员青年到有关学校、居委会、乡镇、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讲座、适时的给青少年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爱情观、金钱观、公德观,引导他们走上光明的人生之路。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总之,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综合治理,在打击犯罪的同时,要积极的作好青少年犯罪的感化、教育、挽救工作,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文化等手段,不断改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消极影响,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为了祖国的明天,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们青少年如何远离犯罪?

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社会共同进行校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进一步提高对“扫黄”工作的认识,要采取强硬、得力措施,搞好“扫黄”工作,彻底清除这些精神鸦片,杜绝黄源,要大张旗鼓的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文学占领文艺阵地,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青少年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使他们培养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要广开就业渠道,扩大就业门路。最大限度的解决待业青年及“两劳”人员的就业安置工作,解决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他们不歧视,不另眼看待,避免他们无事生非,实施犯罪。解决“两劳”人员因无事可做而从操就业。

4、要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政法人员的素质、业务素质,增强破案能力,加快办案速度,及时从重从快处理严重违法犯罪分子,震慑犯罪。同时加强劳改劳教工作,使劳改劳教人员在劳改劳教期间学习法律,对他们经常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使他们悔过自新,从新做人。

5、学校要坚决贯彻德、智、体全面的教育方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新人,对差生多给予指导,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教师要经常性地给他们讲理想、讲人生、讲奉献,不能对他们讽刺、挖苦,更不能一发现错误就将他们赶出校门,把隐患留给社会。同时,要进一步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严肃校纪,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

6、家庭要担负起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责任。

(1) 观察少年的一言一行。一般情况下,少年犯罪都是有前兆,家长如果细心观察就可以将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

(2) 多与孩子谈心。如果家长能够做孩子的朋友,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或许就会避免许多不该发生的人生悲剧。

(3) 别怕家丑外扬。家长应克服虚荣心理,将孩子的不良言行告诉教师和邻居们,在相互配合下,在孩子的周围形成一个监督圈,通过各方面的督促、引导,使孩子改邪归正,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

什么是老海棠树?

老海棠树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园林观赏植物,它的花朵美丽,枝叶繁茂,是许多人心目中理想的庭院装饰植物。但是,什么是老海棠树?它的特点是...

ppt怎么做 2024-03-13 阅读2 评论0

北京的春节怎么过?

北京的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回家团聚,共度欢乐时光。对于那些在北京生活的人来说,他们有很...

ppt怎么做 2024-03-12 阅读3 评论0
网站地图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