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孩子发烧该如何正确护理
- 2、儿童发热怎么办?
- 3、幼儿发烧之后,该如何处理?
- 4、儿童发烧应该怎么处理
- 5、小儿发烧如何处理
- 6、孩子发烧怎么处理
孩子发烧该如何正确护理
宝宝发烧护理之护理流程
首先,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0℃-21℃之间,以此同时要让宝宝穿的轻便一些,也不要在宝宝身上盖太过多的被子,否则这样是会妨碍到宝宝皮肤散热。
继而,要给宝宝增加流食的摄取,因为宝宝发烧的时候热量的需求会提升,所以需要更多的热量。针对比较小的宝宝来说,可以给其多喂几次的母乳或者是配方奶粉,较大的宝宝,可以多供应一些流质的食物,比如稀释过后的果汁或者多汁的水果。
其次,若是有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给宝宝服用一些退烧药,服药的时间剂量最好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最后,宝宝发烧,身体固然会发热,那么就可以使用温水来给宝宝擦浴,当宝宝的体温达到了38.5℃以下的时候,就要适当的给予温水或者是40%-50%的酒精给宝宝擦拭颈下,腋窝,大腿的位置,要尽量避免胸部和腹部的位置,否则会导致宝宝着凉。
宝宝发烧护理之何时就医
当父母发现宝宝有以下几种情况的时候,就要注意了要必须尽快的采取就医。
1、宝宝有脱水的现象发生。
2、宝宝已经好几个小时拒绝喝流质的食物的时候。
3、宝宝持续了24小时发烧却差不多出原因的时候。
4、宝宝很虚弱,爱睡觉,不吃东西,爱哭,会就自己的耳朵等异常行为的时候。
5、宝宝有慢性疾病,比如心脏病,肾病等。
6、宝宝本来感冒已经好了,有突然的发烧。
7、宝宝出现抽筋或者是以前发烧时也曾经抽经过。
8、较小的婴儿发烧超过37.9℃,2-6个月的宝宝的肛温超过38℃,6个月的宝宝的肛温超过39.2℃时。
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小孩发烧39度已经是高烧了,应及时就医,如果不能马上去医院,则需要观察小孩发烧的状况如有没有反应迟钝、痉挛以及没有其他异常反应等。家长要可服用退烧药物,并在家里先做一些物理降温。
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
1、温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
2、服用退烧药
宝宝发烧超过38.5度时,医生会考虑使用口服剂或肛门塞剂来为宝宝退烧。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降温。
3、通风散热
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保证水分
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5、脱掉过多的衣服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6、保证睡眠
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
但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打退烧针,不吃退烧药,以免发生虚脱及药物毒性反应,其他药物的使用同样要慎重哦。不过,很多家长认为,发烧时就应该尽快帮宝宝退烧才安全。事实上,若是轻微疾病,发烧会出现2-3天左右,而且面对发烧的正常态度是找出发烧背后的病因,强行降温是不科学的。不要一味要求医生把烧逼退,因为有时发烧是因身体出了什么特殊状况而导致的!
放血退烧的偏方
对于38.5℃以上的高烧,尤其是高烧惊厥的孩子,可以试试末梢放血的治疗方法。
主要是给郁闭在身体内的,游离于经络之外的阳气一个出路,你会发现高烧不退的孩子基本上无论吃了几次西药退烧药,身上没有汗,干烧。但是如果在末梢能放一点血,孩子经过疼痛的刺激能发出汗来,阳气得以从汗毛孔释放出来,烧就能逐步降下来了。
当然,治疗方法要跟时间紧密相连的,不同时间的放血的部位也不相同。但是如果实在是高烧不退的紧急情况,最简单的是十个手指末端(中医讲叫十宣穴)都少量放出一点血来,烧也能逐步退了。
放血的方法也很有讲究,首先,家长要准备一只医院那种采血针,不能用我们平时测血糖那种弹式针,因为这种针扎下去根本不会觉得疼,而我们要的就是让他疼一下;然后,给孩子十个手指都扎破;最后,从手掌劳宫穴,顺手手指捋,一直捋到指端末梢,把血挤出来。
穴位退烧方法
1、十宣穴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到5滴为宜。
2、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3、曲池、合谷、外关穴
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
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半夜突发高烧退烧小偏方
1、生姜一小块(约10克),捣成糊状,敷在手腕处的高骨上,或直接切片贴在高骨处,用医用纱布裹住后,贴上胶布固定,一般40分钟左右就可以退烧。
2、薄荷15克,水500毫升,烧煮5—8分钟即可,待水温凉后,用纱布蘸取反复擦洗腋窝、前额,大腿根,直到孩子烧退为止。
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宝宝发烧千万不要乱用药,在医嘱下给宝宝进行护理和治疗。
孩子发烧首选物理降温
宝宝发烧,有两种降温方法: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包括冰敷、酒精擦浴、温水洗浴(或擦浴)冰敷若选用市面上卖的小儿退热贴(冰冰贴)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家里有冰箱,可以把湿毛巾放进速冻(冷冻)箱里,5-10分钟后拿出来敷在宝宝额头上效果要好得多,还经济实惠。
温水擦浴或洗浴,可用接近或略高于体温的水,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或者用毛巾擦宝宝身体降温,注意多搓(或擦)洗一下脖子、腋窝、大腿根、肘窝、腘窝等血管丰富的地方,用力适度,擦10分钟左右,宝宝皮肤潮红就可达到效果。
酒精擦浴,注意要用稀释过的酒精,一般用20%-30%左右,但是一般在宝宝39℃以上才用,擦的`方法与温水擦浴一样。需注意的是,1岁以下的宝贝禁用酒精擦浴;酒精擦浴的方法要尽量少用。
目前,宝宝安全的退烧药种类不多,一般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其它的退烧药都须慎用。即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最少间隔4个小时才可以再次使用,并且一天不能超过4次。
新生儿(出生后28天内的宝宝)最好不要用药物降温,首选是物理降温。但新生儿不能用酒精擦浴。可将宝宝包被解开,用温水洗澡,洗完澡后注意给宝宝多喝水,一般体温就会降下来。要勤测体温,半小时测一次,如果体温还是不降,就要去医院及时治疗,免得耽误病情。
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物理和药物退热方法都可以用。一般38℃以下,可以多喝温水或热粥促使宝宝出汗降温,38.5℃以上就要用退烧药,如果超过39℃,那就要物理降温配合药物用,并且同时多喝水,观察半个小时,如果体温不降反而上升,就立即去医院就医。另外,宝宝高烧的时候会消耗大量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要在饮食中注意补充。
宝宝发烧感冒,家长应该了解这些
1、宝宝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咽炎,简称感冒,俗称“伤风”,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病种,多呈自限性。普通感冒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道病毒最短,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较长。
2、一般的感冒初期基本的不会伴随发烧这种症状,大多先有鼻和喉部灼热感,随后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全身不适和肌肉酸痛。症状在48h达高峰(病毒脱壳),急性鼻咽炎通常不发热或仅有低热,尤其是鼻病毒或冠状病毒感染时。
可有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眼睑肿胀、咽喉黏膜水肿。鼻腔分泌物初始为大量水样清涕,以后变为黏液性或脓性。黏脓性分泌物不一定表示继发细菌感染。咳嗽通常不剧烈,持续时间可长达2周。
脓性痰或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提示鼻病毒以外的病毒合并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儿童感冒时其症状多较成人为重,常有下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等)。感冒多属自限性的,如无并发症,病程4~10天。
3、对开始发烧的感冒要有正确的应对的方式,首先就是要知道如何去正确的退烧,在退烧的时候要知道如何去判断温度的处理方式。
发烧温度在38.5度以下的不要给孩子吃退烧药,发烧的时候就是身体的抵抗力和细菌病毒做斗争的过程,所以在38.5度以下的时候不会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所以建议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吃退烧药,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喝水来补充身体的水分,另外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温度。
对高烧在38度以上的孩子可以用物理退烧的方式,美国儿科协会认为孩子的发烧如果以药物退烧会有副作用,毕竟这发烧是身体的一种反应,并不属于一种疾病,所以要做的就是尽量的使用安全的物理退烧。
4、另外对感冒发烧有鼻塞症状和咳嗽症状的,美国儿科协会就建议大家要做到对孩子的情况的高度关注,孩子鼻塞会很难受,甚至会导致孩子的呼吸困难,这是需要宝宝的妈妈注意的问题,可以使用安全的缓解药物,但是必须注意不要使用激素以及有副作用的药物。
常见的有效降温方法
家中有孩子的父母大多遇到过孩子半夜发烧的情形。一旦孩子发热,特别是39.5℃的高热要采取降温措施尽快将体温降下来。下面介绍几种常用且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
辐射降温
小儿发热时采用揭去被子,解开衣服等以促进机体散热。辐射降温法是促进机体散热较好且最简单的方法。同时给孩子补充充足的水分,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利于患儿康复。
头部冷湿敷
用20℃至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至5分钟更换一次(婴幼儿不推荐此法)。
冰敷
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腋下及腹股沟区。最好用软毛巾或软布包裹冰袋,不宜长时间冷敷同一部位,以免冻伤患儿皮肤(婴幼儿不推荐此法)。
温水擦拭或温水浴
用温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促进散热。此法退热效果较好,可使体温迅速下降。
酒精擦浴
此法降温效果明显,主要适用于高热降温。将纱布浸透在30%至50%的酒精或白酒中并加等量温水,然后将纱布拧成半干后进行全身擦拭,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患儿皮肤被擦至发红为宜,切勿擦伤皮肤。3岁内小儿一般不推荐用此法降温。
温水浸脚
用低于患儿体温2℃至3℃的温水浸泡双脚30分钟也可起到退热作用。
孩子发热时家长不能大意,在积极查明原因的同时,要尽快将体温降下来,高热时最好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联合使用,如体温持续不降最好立即到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儿童发热怎么办?
一般在出现感冒时都会有一些发烧的症状,所以发烧是感冒的一个排毒现象,通常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烧的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采用物理方式进行退烧,如果烧的比较高,就需要采取药物方式进行治疗。感冒发烧一般几天能退呢?
1、感冒引起的发烧会在两到三天后就退去。因为每个人的抵抗力有所不同,所以在发烧时,他的时间也会有长有短。在发烧时,除了可以用退烧后外,还可以采用洗温水澡的方式来进行退烧。
2、如果患者发烧的程度比较高时,就需要采用药物和物理退烧同时进行。可以用酒精擦澡,或者是在肛门里塞一些退烧药。头上贴上退热贴也可以有效的降温,在发烧时,衣服不能穿的太厚,这样不利于散热。
3、发烧时也不能采用捂汗的方式来进行退热,这样只会越捂越热。而且患者如果温度较高,在捂汗的同时就会发生惊厥。这种情况下,就会使患者很虚弱,容易导致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4、所以在出现发烧时,一定要正确对待,不能采用一些偏方。而且发烧时要多喝水,这样也有利于退烧。如果发烧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不用做一些特殊处理,只要患者的精神良好,就不必太过担心。
37.2度算发烧吗
发烧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有时低烧,有时高烧。无论是高烧还是低烧,都会对身体构成危害,所以很多人出现在37.2度之后,想知道这样的温度考虑到发烧,那么,37.2度算发烧吗?
出现37.2度不算发烧,正常体温(腋下)应为36.5-37摄氏度,不超过37度,37.2度为低热,伴有其他感冒症状时,应采取一些感冒药,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日常生活应有规律,不要感冒,适当运动,很快就会好起来。
对于未知的低热不能滥用药物。发烧是人体对疾病发作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不利于该病的治疗。滥用退热药,以及导致白血球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因素。体温在38℃以上时,应考虑使用退热药。
持续低烧应尽快就医,应尽快全面检查。一些恶性肿瘤早期或早期细菌感染症状也属于低烧。
知道发烧时,首先要了解我们最适合的温度,也就是说最标准的温度,我们最标准的温度保持在37度,只要超过37度,就会对身体构成危害,所以超过37.2度,要引起自己的注意,可以通过物理方法降温,尽快将其温度保持在37度。
6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
6个月宝宝体温稍高于成人,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例如宝宝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如果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宝宝的体温也会升高。如果宝宝有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没有其它症状和体征,通常不考虑是病态。婴儿的腋窝温度范围一般在36.0℃—37.4℃之间,如果超出在范围之内家长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先判断宝宝发烧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如果发烧超过38.5度要警惕是流感,因为流感症状比感冒严重,还可能并发心肌炎和肺炎,没及时发现治疗的话后果很严重。所以宝妈们可以在家先用万孚流感检测试纸测下,无创无痛,在家就可以检测,15分钟就可以出结果,特别是冬春流感高发的时候,第一时间辨别流感很重要,流感只有在48小时内服药效果才是最好的,能大大降低病死率,万孚流感家庭检测多一份保障也多一份安心。
2、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但如果宝宝四肢冰凉又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可以温热水泡泡手脚。
3、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则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4、温水拭浴: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0~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5、用退热贴:退热贴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6、多喝水/奶: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7、使用退烧药:当宝宝肛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核对好剂量,切勿超量服用。
8、观察发热变化和相关的其它表现。比如咳嗽、腹泻、抽搐、身上出皮疹、精神萎靡等伴随症状等。看病前,家长整理一下孩子发热过程和其它表现,以及用药情况和对药物的反应,这有利于疾病的诊断。至少发烧超过24小时,带孩子看医生才可获得比较有价值的诊断。
新生儿发烧物理降温
儿童退热能不打针就不打针,因为用于儿童退热的针剂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如安痛定、安乃近等,副作用比较大。注射后孩子可能大量出汗,容易发生虚脱甚至休克,那么物理降温就成了大家良好的选择,那么大家知道如何为新生儿发烧物理降温嘛?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压挤冰袋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洗浴时间10-15分钟,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这些部位对冷较为敏感,可引起不良反应。新生儿、小婴儿因皮肤薄,毛细血管丰富,可经皮肤吸收而出现酒精中毒,不宜采用。
5、其它:现在还有一种物理降温的药物贴剂,可以有效地缓解孩子发烧。
温馨提示:
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孩子发烧最好不要随便吃药,因为孩子的发烧原因不明,随便用药可能会影响医生诊断。
给孩子用温水洗澡,实际上也是一种降温措施,医学上称为物理降温;类似的做法还有用湿毛巾敷头、枕冰袋、用酒精擦身等,目的是利用水的导烧作用,或冰溶化及酒精蒸发时的吸烧作用来降低体温。此外,洗澡还可以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具体做法是,用低于体温2℃的温水浸泡20分钟,每天2~3次。只要不是在室温很低的房间内,洗澡后及时擦干,避免风吹,是不会着凉的。
新生儿发烧的原因
相信许多朋友都不知道新生儿发烧的原因,人们常会把“感冒”和“发烧”联系在一起,而对孩子来说,引起发烧的原因,不少都是消化不良、积食闹的,下面妈妈网百科就来告诉大家新生儿发烧的原因吧!
发烧不是病,它只是身体的一项示警征兆,告诉我们身体内恐怕有问题,可能是疾病因素,也可能不是。为什么幼儿容易发烧呢?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系统发布还不成熟,再加上身体的抵抗力比较差,受到感染的几率比较高,所以常会有发烧的情形出现。很多身体疾病确实会造成发烧,如各式病毒、细菌的感染发炎、肿瘤癌症、自体免疫疾病、脱水等,这些都需经过各式检查才能确知,且需加以适当的治疗处置,有许多发热是属于非病态性原因所引起的。
引起婴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小儿体温 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2、生病、感冒 、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3、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温馨提示:
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小儿科主任宋文举医师表示,医师对于发烧,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响及进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发烧、呕 吐、咳嗽,就慌乱不已。殊不知医师治病,首重病因的发现及能完全治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只为退烧而已。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让发烧症状持续表现出来,以探寻内在真正的病因。因此他提醒爱子心切的爸妈,切记不要一味的要求医师退烧,去治疗发烧症状,而是应遵从医嘱,准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
新生儿发烧症状
新生儿发烧都是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系统发布还不成熟,再加上身体的抵抗力比较差,受到感染的几率比较高,所以常会有发烧的情形出现,那么大家知道新生儿发烧症状是什么吗?下面妈妈网百科就来为大家介绍新生儿发烧症状。
发热程度分级:
1、低热:37.5℃-38℃。
2、中等热:38.1℃-39℃。
3、高热:39.1℃-40℃。
4、超高热:40℃以上。
经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根据一些体征能帮助找到小儿高热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若患儿皮肤出现皮疹,可能为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例如幼儿急疹、麻疹、风疹等。
2、若发现疱疹,可能为水痘。
3、若发现皮肤有瘀斑,应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亦应考虑血液系统疾病。
4、若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应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亦应该注意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
5、若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可能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
6、若发现口腔粘膜有斑点,可能为麻疹。
7、若肺部听诊闻及痰鸣音或水泡音,是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的体征,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应考虑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8、腹部有明显的压痛或其它体征,应注意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幼儿发烧之后,该如何处理?
引言:作为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生病。但是孩子免疫力低,感冒发烧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幼儿发烧之后,该如何处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
一、发烧的症状
一般来说,发热程度并不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而体弱的新生儿,生病的时候体温可能不会很高,而孩子的普通感冒可能会引起发烧。持续高烧往往表明疾病复杂。患有任何疾病的儿童,除了发烧,都会有一些伴随症状。如果发烧流鼻涕、咳嗽、喉咙痛、气短,首先考虑的是呼吸道疾病;发热伴腹泻、呕吐、腹痛可能是胃肠道疾病;伴发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发呆,注意脑部疾病;如果发烧出现皮疹,要考虑是暴发性传染病还是药疹。有发热和哭闹的儿童应排除中耳炎和尿路感染。
二、如何治疗
1、补充水分。 婴儿一发烧,就会大量出汗,处于缺水的状态,身体对水的需求就会大幅增加。 这个时候,给宝宝补充水分,6个月以内的婴儿应该多喝水。2、在生病期间,大人和孩子都应该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宝宝生病期间不要添加新的辅食。3、休息。 生病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的恢复。4、一定要保持生活环境舒适,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5、经常注意宝宝的体温。 宝宝发烧不舒服,如果不想吃饭、睡不着、不想玩、心情萎靡、很黏人的话,体温没有超过38.5度的话,也可以吃退烧药。
孩子感冒发烧的话,饮食方面也要注意调理。 孩子发烧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常见的有面条、馄饨、米粥等,可以适当加入瘦肉等蛋白质,水果可以根据孩子的口味稍加搭配。
儿童发烧应该怎么处理
儿童发烧处理方法:
发烧可以说是宝宝最常见的体征了。据统计,一般情况下因发烧去医院的孩子占到儿童门诊量的10%~15%。也难怪,看到孩子小脸烧得红彤彤的,浑身滚烫,再镇定的家长也难免慌了手脚。
发烧是人体的国防系统和外来入侵的病原作战的结果,发热越高,说明人体的反抗能力越强,但并不意味着疾病越严重。三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由于免疫功能尚没有发育成熟,抵抗力不强,即使有严重的肺炎,也很少高热。
常见的高热例子就是幼儿急疹,这个疾病多发于6-9个月的婴儿,体温一般都在39度以上,高烧三天。但孩子的精神一般很好,72小时体温的消退,颜面躯干出现红色皮疹,2-3天皮疹消失痊愈,几乎没有任何后遗症。同时发热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发烧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对人体的破坏。大部分病原微生物最合适的生长温度就是37度,温度升高,病原繁殖能力会明显降低。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如果孩子仅有高热,没有各种合并症出现,尽管退烧缓慢,或者时有反复,也不必担心,应该耐心在家中治疗、护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湿润,室内定时通风,成人不要吸烟。
(二)发烧是机体对抗微生物入侵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38.5℃以下的体温不必服退热药,只有体温超过38.5℃以上,才需采取退烧措施。
(三)病儿的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温升得更高。
(四)要鼓励孩子多喝开水,多吃水果。发热后孩子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选择孩子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烧的时机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
(五)保持大便通畅。
发烧伴有以下情况者应送医院治疗:
(1)高烧39.5℃以上。
(2)孩子已不能喝水,或出现惊厥。虽然发烧本身并无危险(除非41℃以上),但也需要积极地采取各种方式使孩子的体温降至正常,缓解因发热而引起的不舒服感觉及避免惊厥。如果孩子体温升高的速度过快,孩子发育尚不成熟的神经系统会以痉挛的形式,对此变化作出反应。有些孩子惊厥前会有预示,如:手臂颤动、嘴唇抽动或目光茫然无神等,但有的孩子可能并无预示反应。
(3)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烧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表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4)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5)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有颅脑病变的可能,应去医院。
(6)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7)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8)孩子呼吸时有喉喘鸣声。感冒后孩子呼吸加快(2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呼吸次数每分钟≥60次,2个月至1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50次,1~4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40次),可能引发了轻度肺炎。
(9)孩子呼吸加快并出现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这是由于肺部组织弹力差,吸气费力所致;若孩子吸气时仅有肋间或锁骨上方软组织内陷,则不是胸凹陷)。有此特征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能是重度肺炎。
那么,看病前后,父母该怎么样照顾他呢?
(1)环境温度:需尽量使居室环境保持凉爽。打开窗户通风很重要。如果天气炎热,可以使用空调降温。
(2)穿着:应该少穿一点,但不能过少。有些父母怕孩子着凉或者想让孩子发汗,便给孩子捂很厚的衣服,甚至盖上厚厚的大棉被,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机体的散热,反而易使体温迅速地升高,诱发高热惊厥。因此,要根据环境变化增减衣服。
(3)饮食:因发烧会使孩子丢失很多水分,感觉干渴,所以需要不断地给孩子喝水,以补充丢失的水分。还可以给孩子准备含水分比较多的水果,如西瓜,非常符合生病孩子的口味。另外,需要补充有营养的高热量食物,如:糖粥、鸡蛋羹等,需要少食多餐。发烧的孩子胃肠蠕动慢,不宜吃油腻的食物。
(4)物理降温:可以用泡温水澡的方法。对于体温升得过高(40℃以上)、发热烦躁、曾经惊厥过的孩子,可以试试泡温水澡。让水停留在孩子身体上,通过蒸发使体温降低,但勿使用冷水;还可以用35%的酒精擦拭颈部、腹股沟、腋窝等处,进行物理降温。
(5)退热药:目前常用的退热药是含“扑热息痛”的解热镇痛的药物。它安全有效,有滴剂、溶液、片剂,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用。当孩子体温达38?郾5℃以上时,需要按医嘱或说明正确地服用。
小儿发烧如何处理
我家宝宝一岁7个月,我建议宝宝发烧不超过39度就别到医院输液,太折腾孩子了,一般我都是给孩子吃点退烧药(38.5以上)加消炎药(阿奇)。以下是参考资料
~~~~~~~~~~~~~~~~~~~~~~~~~~~~~~~~~~
婴儿发烧怎么办及治疗
婴儿发烧的原因
哪些原因会引起婴儿发烧
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外在因素:
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二、内在因素:
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
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小儿科主任宋文举医师表示,医师对于发烧,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响及进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发烧、呕吐、咳嗽,就慌乱不已。殊不知医师治病,首重病因的发现及能完全治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只为退烧而已。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让发烧症状持续表现出来,以探寻内在真正的病因。因此,他提醒爱子心切的爸妈,切记不要一味的要求医师退烧,去治疗发烧症状,而是应遵从医嘱,准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
婴儿发烧不会“烧坏脑子”
宝宝一发烧,父母亲之所以会立即抓狂,不外乎是存在一个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小儿科主任丁绮文医师表示,发高烧本身,是不会使“脑筋变坏,智能变差”的,以往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医疗知识尚未普及,发高烧背后的原因没有区分清楚。
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她一步强调,婴幼儿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不如成人,轻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烧40℃,发烧时家长只要知道如何处理,至于诊断病因应该交给专业的医师,不必过份忧心。
根据统计,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很少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罹患细菌性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性比较高,应特别警觉。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回复的损伤,这种极端的高温,很少伴随疾病发生,临床上惟有对麻醉过敏,引起恶性发烧才可能达到如此高温。
丁绮文主任说,因为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长久以来一直有争议。主张不必退烧的学者认为,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分析发烧的型态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不过,多数医师和学者赞成适度的退烧。因为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内在的消耗,病人头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婴幼儿容易脱水,发烧造成水分蒸发,更是恶性循环,婴幼儿热性痉挛的比例较高,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民间错误婴儿退烧观念和方法
综观上述论点,家长应该要有正确的态度,将发烧当作一种警讯。小儿神经科主任赵文崇医师表示,发烧是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身体防卫性反应。研究显示,身体负责吞食细菌的白血球,在体温升高时 (38℃~39℃)其吞食能力加强。因此当小孩因感冒或其他感染疾患引起体温升高时,运用各种可能的方法,要把体温立即降到正常范围,并非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可能降低病童本身的抵抗能力。
有些父母会使用民间流传的一些退烧方法,例如冷水或酒精拭浴来为孩子退烧,这是不适当的。宋文举主任指出,宝宝发烧时烫热的皮肤突然碰到冷水或酒精,宝宝反应会很剧烈,可能会造成抽搐;而酒精的气味又会使幼儿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此外,传统老一辈的“寒到”的观念,造成一般误以为发烧时必须多穿衣服,赵文崇主任强调,其实刚好相反。他说,发烧时全身能散热的地方以皮肤的表面积最大,散热效果最好,假使能将过多的衣服剥除,大量身体的热可经由宽松清凉的外表排除,体温很容易下降。
真正婴儿发烧危险的信号
赵文崇主任强调,宝宝发烧病理原因可大可小,严重者败血症、脑炎脑膜炎、心肌发炎等,不处理会导致残废或死亡;轻者只是轻微感冒,不理它也会自己好。但这中间的差异若非专业人员实难判断,有时更须借助检验技术才能确实区别。
宝宝发烧,父母固不必大惊小怪,却也不能掉以轻心,导致病情不可收拾。父母应学会如何有技巧、有知识、有智慧的面对它。当小孩子发烧时会合并其他的表现: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身体感觉极度不舒服,有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的现象,幼小一点的婴儿不会说话,甚至变得躁动哭闹不安。此时,适度的处理,使体温不要太高是合理的,尤其具有发热痉挛或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更是需要。
婴儿发烧的症状
定义:体温高于下列温度,则称为发烧。
肛温:38℃
口温:37.8℃(耳温与口温相同)
腋温:37.5℃
背温:37.5℃
合并的症状:小儿发烧除了体温上升外,可能会有
食欲不佳
嗜睡
哭闹不休
活动力减退
昏睡、昏迷
抽筋、头部僵硬
发紫、呼吸困难
量体温的正确方法:先甩动温度计,使水银下降至三十五度以下。
腋温:将温度计放置于腋下,固定手臂,勿令其任意挥动,测量四~五分钟。
口温:儿童勿用此法以防温度计咬断。
肛温:新生儿时期较建议采用此法。
背温:将温度计置于背上并平躺测量4~5分钟。
发烧若伴有下列情况则应立刻送医。
*发烧超过38.5℃。
*活动力差
*虚弱
*呼吸困难
*无法进食、剧烈呕吐
*抽筋、头部僵硬
*身上出现紫斑
*二个月以下之幼儿
*儿童本身患有严重疾病
*连续发烧二天以上
婴儿发烧的治疗
分清低热中热和高热
小儿发热时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如果盲目急于退烧就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就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有4%~12%的孩子在高热时会发生惊厥,惊厥反复发作可能造成脑损伤,也是某些癫痫的先兆表现,还可能导致其它危险。因此,凡有高热惊厥史或家族史的病儿,一旦高热就应立即给予退热处理。
38.5℃以下物理降温
在给小儿退热时,在38.5℃以下最好是选择物理降温,如多饮水、温水加酒精擦浴等。
所有的退烧药,如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等都含有咖啡
因、非那西汀成分,有较大的副作用,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同时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也有损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造成白细胞、血小板降低。
如果非需要用退烧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小儿常用的退烧药有布洛芬、来比林、百服宁、小儿退热栓等。也可以选用中药如柴胡、羚羊角、清热解毒口服液等,对小儿退烧效果也很好。
能不输液就不输
有的家长认为小儿感冒输液比服药退烧快,一到医院就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而且要求用抗生素。其实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作用。我们的原则是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因为输液有时会产生副作用。当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时,可考虑使用抗生素。但无论用什么药物,都要注意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服药期间要多给孩子喝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退烧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中医认为感冒是感受风邪所致,分风寒、风热、内热外寒等不同的症候,强调要辨证施治,对症用药,这一点对小儿尤其重要。有的家庭备有“小药箱”,孩子感冒了不到医院看,拿家里储存的感冒药给孩子吃,或者自己到药店给孩子买药吃,这样做很危险。因为有不少成人用的感冒药,对孩子有危害,所以小儿感冒用药要特别慎重。
医生建议及注意事项
孩子发烧,别急着降温
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传染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症状。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肠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现发烧的情形。许多情况必须经由医师判断,才能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
细菌或病毒,两类感染用药完全不同
一般来说,细菌与病毒是造成宝宝受到感染的最常见致病源,这两种情况导致的发烧,处理办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细菌感染,只要选准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服用病毒灵、板蓝根冲剂、金银花等。病毒感染的发热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下降,切不可因为发烧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药都一股脑用上。
宝宝发烧,药别混着吃
是否给孩子吃退烧药,需要权衡一番利弊。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让宝宝舒服点儿;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我们建议: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再给孩子吃退烧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热惊厥史,不妨在38摄氏度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又产生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物理降温的最佳方法
除了药物退烧,运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帮助发烧的孩子降温。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温或温水擦浴三种办法,那么,哪种方法最适合宝宝呢?
酒精擦浴是以前人们常用的退烧方法,但是现在不提倡给宝宝用这种方法,用酒精擦拭宝宝的身体,会造成孩子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大,另外还有可能造成小宝宝酒精中毒。
用冰枕或冰敷额头方式退烧,是许多家长经常采用的。但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宜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小宝宝易受外在温度影响,使用冰枕会导致温度下降太快,让宝宝难以适应。另外,宝宝发烧时全身的温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温作用,倒不如温水擦拭宝宝全身效果好。
温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这时还可以再用稍凉的毛巾(约 25℃)擦拭额头脸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降温处理时,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为什么呢?当病源侵入人体后,体温都要升到一个相应的温度,这就是设定温度。降低设定温度是给孩子退烧的关键。因为设定温度若不改变,散热的同时,身体仍然会发动产热作用来达到目标体温。这时用冷水给孩子擦澡,企图通过散热来退烧,不但无效,反而让孩子发抖寒战,非常痛苦,所以必须先用退烧药物,降低设定温度,这时再辅助物理散热,体温才会真正降下来。
多穿点还是少穿点?
宝宝发烧后,常常有一个问题让家长犹豫不决:究竟发烧时应该多穿衣服免得发抖,还是脱掉衣服帮助散热?其实,加减衣服要配合发烧的过程。当设定温度提高、体温开始上升时,孩子会觉得冷,此时应添加长袖透气的薄衫,同时可以给予退烧药。服药半小时之后,药效开始发挥,设定温度被调低了,身体开始散热反应,孩子会冒汗感觉热,此时就应减少衣物,或者采用温水拭浴帮助退烧。
孩子发烧时不可多吃鸡蛋
孩子发烧后,通常都会出现食欲不佳的现象,这时候应该以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如奶类、藕粉、少油的菜汤等。等体温下降,食欲好转,可改为半流质,如肉末菜粥、面条、软饭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另外,要多喝温开水,增加体内组织的水分,这对体温具有稳定作用,可避免体温再度快速升高。
当孩子发烧时,许多家长觉得应该补充营养,就给孩子吃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鸡蛋,实际上这不但不能降低体温,反而使体内热量增加,促使婴儿的体温升高,不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专家锦囊
几招简单的退烧法
(1)多数宝宝发烧是因为受凉感冒引起,如果宝宝发烧时手脚冷,舌苔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父母可用生姜红糖水为之祛寒,在水里再加两三段一寸长的葱白,更有利宝宝发汗。
(2)如果宝宝发烧咽喉肿痛,舌苔黄,小便黄而气味重,说明孩子内热较重,这时不能喝姜糖水,而应喝大量温开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盐。
家庭护理经验
发现宝宝发烧,最好用肛温表测温,因为宝宝小用腋下,一是容易松动,二是不准,宝宝的皮肤薄,体表温度比较接近真实体温,到底加多少度不容易掌握。在医院的时候医生说肛温37.7℃以下属正常。宝宝发高烧,最好送医院验血来帮助判断,如果系细菌感染,只要选准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可以服用板蓝根冲剂等。病毒感染的发热大多有一定规律,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下降,不用什么药都一古脑用上。
孩子发烧,保持室内要新鲜,注意通风时不要让风直接吹到宝宝。宝宝发烧时肠胃功能会差,饮食清淡些,同时一定要给宝宝多喂白开水,以增加小便的排泄和汗腺的分泌并补充高热消耗的水分,因此平时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十分重要。一个规律,宝宝如果发烧时手脚发热,说明体温不会再升上去了,如果手脚冰凉,就是可能体温还要上升,一定要密切注意,定时测体温。
家庭护理主要是采取物理降温,家里最好备有冰枕,如果没有可以备上冰块,把冰枕(家庭冰箱中的冰块用塑料袋包好,外包一毛巾)放在宝宝颈部下方或额头上方,也可以头下枕冰袋,同时用毛巾在冰水中浸透后敷在宝宝的额头,这样降温效果显著,市面上有退热贴,可以把退热贴放在冰箱里,用时拿出来,但是对高烧作用不大。还有就是要用温水擦身,用毛巾浸温水不用绞得太干,为宝宝擦洗全身,擦时要注意别让宝宝着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宝宝洗温水澡。也可以用 30%~50%的酒精擦洗宝宝的额头、手足、腋下和腹股沟等处,这对小宝宝的刺激比较大,这个方法不易多用。
如果宝宝高烧不退,用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可以在宝宝高烧的时候(至少38.5℃以上)用药物降温,如泰诺林、美林,注意用药次数在24小时有限制。这种药专门降温,一般用后宝宝的体温会明显下降,体温下来后就不能再用降温药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一般小儿发热不超过39度,孩子一般情况较好,建议不必要用退烧药。
孩子高烧三整天后,如果还没有退烧的迹象,医生一般会主张挂水,为了防止孩子合并感染。你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孩子发烧怎么处理
孩子发烧怎么处理?宝宝在小时候的身体免疫力非常差,稍不注意就会很容易导致宝宝发烧,因此做家长的就要注意啦!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宝宝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3、冰敷:可以少量适当使用冰敷,在宝宝儿前额、颈部两侧、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位置冰敷或者冷敷。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而且6个月以内的宝宝也不宜冰敷。这种方法的利弊目前还有很多争议。一般认为冰敷弊大于利,因为冰敷可能会引起宝宝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特别是伴随有畏寒、寒战,更不能用冰敷。
4、酒精擦浴:这种方法已经被摒弃了。 婴儿的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很强,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会刺激皮肤,引起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
5、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爸妈在宝宝发热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宝宝发烧了家长要注意什么?
1、体温38.5℃以上才用退烧药
使用退烧药须每隔1-2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当体温低于38.5℃,可以不用退烧药;体温38.5℃以上才开始服用退烧药,间隔使用的时间至少6小时以上,不能在短时间内频繁使用,一天不能超过4次,否则有可能造成药效过重和退烧过度。体温下降,即停药。
2、退烧药应交替使用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小儿退烧药主要为布洛芬(如美林等)和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百服宁等)。在临床处理一些高热病症时,如果无法通过某个单一的药物达到退热的'效果,建议在严重的持续高温的情况下,考虑交替联合用药。原则上,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可选择布洛芬;使用布洛芬后6小时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当宝宝服用一种药物如果出现呕吐,应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
3、服药期间多饮水
所有退烧药都会引起病人出汗,这是增加人体散热、使体温降低的表现之一,这一过程往往会消耗病人较多的能量、水和水溶性维生素,故要想达到理想退烧效果,还要让宝宝摄入足够的液体,这样才能保证机体通过散热达到退热的效果。在使用退烧药期间宜多饮水,尤其应多饮糖水,同时可口服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这均有利于病人机体功能的康复。
在宝宝一岁以前的时候如果发烧,一般是由以下疾病引起的:
1、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发烧。注意退烧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是由感冒引起。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易得的,细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症状不一,发烧、食欲下降、肠胃不适、拉肚子、耳鼻喉等问题都有。医生会给予对症治疗的药物,加上多休息和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但若照顾不当,并发中耳炎、脑炎、脑膜炎等,就会有39℃以上高烧的危险。
2、无菌组织被破坏或坏死导致的发热。如烧伤、骨折、腹腔或胸腔内血液的吸收等原因引起的发热。
宝宝天生好动,摔伤骨折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据统计,儿童骨折基本占到骨科骨折病症的三分之一。儿童骨折损伤与成人是有区别的,儿童的骨骼在不断生长发育,其生理功能和生物力学性能都在不断变化,儿童骨头因骨质多孔、骨膜肥大等,骨折时较不易完全断裂移位,绝大部分的儿童骨折都不需要手术,但骨折容易引起炎症,造成发热,所以宝宝骨折的时父母也要注意宝宝的发烧护理。
3、生物制剂或药物引起的发热。如血清、菌苗、异体蛋白或某些药物过敏。
因打疫苗而有轻微发烧的宝宝很多,但会引起较明显发烧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疫苗后。若宝宝有身体不适或感冒则不适合马上打疫苗,以免症状混淆。72小时内是注射预防针发烧的观察期,超过这个时间就不是因为疫苗而引起的发烧了,家长要另外做判断。
日常护理注意别进入这些误区
1、感冒就用抗生素
很多家长认为一感冒就要用抗生素,其实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特别是早期病毒感染后,抗生素非但无效,滥用抗生素反而会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病菌繁殖,加重病情。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2、发热一定不能捂
老一辈认为,感冒了捂一捂,出一身汗就好了。然而不少年轻人却不赞同,认为一定不能捂。其实不然,稍微捂一捂是可以的。比如说给宝宝多喝些白开水,给他多穿点衣服,温度高些反而有助于发汗。但需要注意,如果宝宝本身体温达到39oC以上,而且宝宝以往有高热惊厥史,最好不要捂,尽量以少穿衣、温水浴等物理散热为主,避免让宝宝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