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李纨结局)

ppt为什么 2023-06-21 views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红楼梦 李纨是谁

红楼梦李纨是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人物,是金陵十二钗之一。李纨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李守中曾担任国子监祭酒一职。李纨长大后,便嫁给了荣国府长孙贾珠。李纨和贾珠成婚后,俩人琴瑟和谐,相敬如宾,随后,李纨生下俩人爱情结晶贾兰。 

李纨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是封建淑女,是标准的节妇,是妇德妇功的化身。但她进入大观园后,恢复了青春朝气,不但带领诗社兴旺发达,而且把大观园治理成青春女儿的净土和乐园。

在小说中许多重要事件中,李纨都在场,可是她永远只能充当“敲边鼓”的角色,没有给读者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这也许正是符合她的身份地位和思想性格的——荣国府的大嫂子,一个恪守封建礼法、与世无争的寡妇,从来安分顺时,不肯卷入矛盾斗争的旋涡。

扩展资料:

作者在第四回的开头就对她作了一番介绍,那段文字除了未提结局外,已可作为她的一篇小传:

“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脊搏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

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然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这是一个封建社会中被人称为贤女节妇的典型,“三从四德”的妇道的化身。清代的卫道者们鼓吹程朱理学,宣扬妇女贞烈气节特别起劲,妇女所受的封建主义“四大绳索”压迫的痛苦也更为深歼野型重。像李纨这样的人,在统治者看来是完全有资格受表旌、立牌坊、编入“烈女传”的。

虽则“无常性命”没有使她有更多享受晚福的机会(李纨年龄不比诸姊妹大氏猜多少,她的死原稿中或另有具体情节,但已难考出),但她毕竟在寿终前得到了“凤冠霞帔”的富贵荣耀,这正可以用来作为天道无私、终身茹苦含辛贞节自守者必有善报的明证。

然而,曹雪芹偏将她入了“薄命司”册子,说这一切只不过是“枉与他人作笑谈”罢了(后四十回续书以贾兰考中一百三十名,“李纨心下自然欢喜”为结束,这样,李纨似乎就不该在“薄命司”之列了),这实在是对儒家传统观念的大胆挑战,是从封建王国的黑暗中透射出来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纨

红楼梦李纨是谁

红楼梦李纨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人物。

李纨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李守中曾担任国子监祭酒一职。李纨长大后,便嫁给了荣国府长孙贾珠。李纨和贾珠成婚后,俩人琴瑟和谐,相敬如宾,随后,李纨生下俩人爱情结晶贾兰。 

李纨相关介绍

李纨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是封建淑女,是标准的节妇,是妇德妇功的化身。但她进入大观园后,恢复了青春朝气,不但带领诗社兴旺发达,而且把大观园治理成青春女儿的净土纤中和乐园。

在裂旁小说中许多重要事件中,李纨都在场,可是她永远只能充当“敲边鼓”的角色,没有给读者留下什毁源山么特殊的印象。这也许正是符合她的身份地位和思想性格的——荣国府的大嫂子,一个恪守封建礼法、与世无争的寡妇,从来安分顺时,不肯卷入矛盾斗争的旋涡。

红楼梦中李纨的原型是谁?

红楼梦中李纨的原型是谁?

李纨,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李纨之原型就是曹寅内兄李煦,他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不改姓的原型人物,可见当时曹寅写他时,没有压力,无须顾忌,原因可能是:一,李煦已死,二,曹寅既念他,又恨他,三、李煦是雍正死敌,曹寅立场站在雍正一边,无后顾之忧。

解读「李纨」,谐音「李完」。意思为:曹家倒霉,李家也将完蛋。「纨」丝旁喻织悔肢早造,「丸」字「九多一点」为「十」,意为终躲不了一死,只不过维持「久一点」而已。李纨,字宫裁,谐音「供差」,与李煦身份吻合。李纨父名李守中,李煦父亲李士桢,声母相同。「守中」谐音「寿终」,表示李煦父亲已死。李纨只存一子,名贾兰,李煦本有李鼎、李鼐二子,当时只剩李鼎一人,情况基本吻合。

上文《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三书名也有所指,意思分别为:【如死煦,你颙传、先援己。】这是曹寅叮嘱儿子的话,当时曹颙接替父职,在李煦协助下管理江南织造,但曹寅敏锐觉察到,康熙可能不会放过李煦,故有这番话,叫儿子先救自家之难。又有「女子无才便有德」谐音「颙子无财便有得」,是曹寅告诫曹碧雀颙,只有舍弃家财,方可保得性命,叫他不要惜财,否则人财两空。足见曹寅认清了当时问题的严重性。

书中对李纨的介绍多隐语。如「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这段话中的「膏粱锦绣」【告娘今休】;「槁木死灰」【告母死悔】;「绩井臼「【畸今舅】;「陪侍小姑」【陪死效孤】;「针黹诵读」【正被送都】等等,都是暗语。大概曹寅从假死到写《石头记》之时,家里人根本不知情,所以将这些话写入书中,再设法传给曹颙。所以我认为曹寅写书的初始动机是「暗语传书」,作为康熙的高级间谍,他和康熙之间,早已习惯了这种密信交往方式。

在大观园中李纨住的是「稻香村」【倒像存,倒相称】,书中描写是「数楹茅屋」【收银莫误】,外面「编就两溜青篱」【粮留请李】 ,下面分畦列亩【分妻离母】,佳蔬菜花【家疏财化】,漫然无际【满园芜迹】「俨然是一饥念派『竹篱茅舍』【嘱李莫奢】的农家风光。这个住所非常符合主人清心寡欲、自甘寂寞的性情。在后来探春结社的时候,李纨就自定了个「稻香老农」【刀向牢笼】的雅号。在关于李纨的描写中,这类暗语极多,不能一一列举。

曹寅为李纨的住处起名稻香村,也是根据李煦的生活经历而设定的。李煦的奏折之中,就有关于实验新种稻米的内容。康熙很重视稻米品质,经过多方试种,培育出一种优良品种,发交各地官绅试种。李煦经常详细奏报试种情况。如康熙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奏:「窃奴才所种御稻一百亩,于六月十五日收割,每亩约得稻子四石二斗三升,谨砻新米一斗进呈。而所种原田,赶紧收拾,乃六月二十三日以前,又种完第二次秧苗。至于苏州乡绅所种御稻,亦皆收割。其所收细数,另开细数,恭呈御览。」可见李煦担负过种御稻实验田的任务。他相当于一个实验农场主。住稻香村的李纨原型,就是现实中的李煦,当毋庸置疑。

李煦,正白旗满洲人,祖籍山东莱州府。父李士桢,。李煦历官内阁中书、韶州知府、宁波知府、畅春园总管。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出任苏州织造。他为人宽怀仁慈,颇得当地的民心,素有李佛称号,但他「性奢华,好串戏,延名师,以教习犁园」,康熙四次南巡,李煦、曹寅等大事铺张,导致库银亏空额高达数十万。雍正二年,因亏空公款白银三十八万两被抄家籍产。雍正五年(1727年)二月又因曾为雍正政敌阿其那、塞思黑诸皇子买送苏州女子,定为「奸党」,发配往吉林黑龙江布特哈旗苦寒之地。史料说他「两年来仅与佣工二人相依为命,敝衣破帽,恒终日不得食」,最后因冻饿死于当地。临死之时,「囊中无一钱…亲识无一人在侧。」这样悲惨的结局,曹寅也许并不知情,故未写入书中。

李纨进入大观园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二月二十二日,姑娘们搬进园,春天还没有过完,也就是一个月左右,李纨就提出要办诗社。

这段话隐含诸多关于李煦的本事。为什么选择二月二十二日?前两个「二」,一指雍正二年李煦被抄家,二指雍正五年二月发配黑龙江。「十二日」,死日也。曹寅料李煦死定。第三十九回平儿一面和宝钗湘云等吃喝,一面回头笑道:「奶奶(指李纨),别只摸的我怪痒的。」李氏道:「嗳哟!这硬的是什么?」平儿道:「钥匙。」这个情节一向被人们理解为李纨有同性恋倾向,真是荒谬之极。「钥匙」谐「要死」,拆字解为「今月死期」,而「平儿」即「平二月」之意,也是说李煦将在二月死去。曹寅所设哑谜,非常严谨,滴水不漏,而人们往往不知曹寅文法,又如何解得红楼真谛?

办诗社,即办施舍。在《红楼梦》里,李纨多次被作者直接或通过书中人物之口间接尊为「菩萨」、「佛爷」,就是指李煦乐善好施,这与正史记载是一致的。作者对李煦将死而善迹无形的美德给予了充分肯定。李纨在宝玉的生日之夜掣签吃酒,她先自诩为「霜晓寒姿的老梅」,【双小寒子的老妹,指曹寅之妻李氏】。掣出的签是「竹篱茅舍自甘心。」【助你冒死自甘心】。这句话显露了李煦的善良本性,曹寅密押进京后,胞妹李氏带着幼小子孙俩,处境十分艰难,所以他甘愿冒死相救。

书中还有一段素不被人留意的话,全是暗语,流露出作者当时的心态,笔者也为读者解读出来,以供同好研究品读。当时李纨邀王熙凤做监社御史,好解决经费问题。为了让王熙凤就范,李纨对王熙凤发动炮轰:一口气送给王熙凤一系列「雅号」:无赖泥腿市侩【我来你退事快】;下作贫嘴恶舌【下着评罪我舍】 ;黄汤灌狗肚【荒唐官够毒】;狗长尾巴尖【哥藏我不见】;泼皮破落户【颇逼颇累乎】楚霸王【愁巴望】。恨不得将万句话来并成一句,说死那人。

还有稻香村黄泥院墙中,「有几百株杏花,如*蒸霞一般」,谐音解读则为:【又几拜,主信话,如分,或整下一半】。显然这是说亏空整账的事。又如第五十回贾母问那个盘子里是什么东西。众人忙捧了过来,回说是糟鹌鹑【密诏、安全了】。

第二十六回宝玉在大观园里闲逛,这时候,忽然那边山坡上两只小鹿箭也似的跑了过来,只见贾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追了下来。这段描写隐含一桩密事,即李煦儿子李鼎曾经追杀过竺香玉。「箭」「前」换「二」,就是「竺」字。雍正属李鼎妹夫,而被竺香玉和弘皙杀死了,他追杀竺玉香是理所当然的。再看妙玉联诗中有「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弘时死在栊翠寺,姬(指香玉)藏稻香村】这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这些并非作者闲笔,作为史实勘考很有价值。望有兴趣的朋友留心这些细节,说不定哪天,你也能写出一篇有史学价值的篇章来。

李煦死前,遭遇的不幸与曹寅有过之而无不及。雍正二年六月十四日,李煦的家产全部被查抄完毕,除去家产抵偿与一些商人代为还清的亏空,仍欠国帑二十五万一千五百二十三两。十月,庄亲王等以查弼纳来文请旨:「李煦家属,及其家仆钱仲睿等男女、童男*共二百余口,在苏州变卖,迄今将及一年,南省人民均知为旗人,无人敢买。现将应留审讯之人暂留审外,其余记档送往总管内务府衙门,应如何办理逐出,业经具奏。」皇帝依内务府所议,下旨将李煦家人共有二百二十七名口押送到京,除了李煦妇孺十口人之外,其余皆于崇文门外变价拍卖。真的如俗话所说:好人不得好报?

这里还须补充一点,有史料证明,当时李煦家口,解押至单缺少一人,据说就是竺香玉,这是可能的,我在前文述过,李煦收留的那个田氏所带竺香玉,本在曹家长大。刺帝后先是藏在李家,后被曹家转移,直到曹寅写完《红楼梦》的那年才死去。由于我的探究尚不彻底,无法构建完整的故事链,此处不作正论,暂存疑案。有人推测逃逸的那个女子后来写了《红楼梦》,纯属无稽之谈。下面解读李纨的判词。

画: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解读:【已判牦栏,哄吓关彼】

判词原文: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解读:【套你蠢哄嗟子晚,倒头睡时已判难,鱼冰水好空巷躲,忘与他人作销摊。】

梦曲晚韶华:

原文: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解读:【敬你恩情,更拿坑蒙你供命!哪没捎话处?子或许在,休提朽账,冤。今子则待主关闭蜂窝。月底不了,我昌。信命随所匙,人神莫说,老来拼也,需要寅舍己,而孙乞养,仰偷带,渐隐广产。参兄旋进,应未吓赫,绝路高登,——魂惨惨,黄泉路。近闻姑来,将相可返程?烨只是虚名,日后人清净。】

李纨的为人和命运

李纨在《红楼梦》中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她家世背景是典型的书香门第,父亲是国子监祭酒,是个出人头地的读书人。可是李纨的教育水平不高,人才能平庸,有些世俗。个性和王夫人有几分相似,比较和善老实,可是为人吝啬,斤斤计较,不像王夫人那样肯行善积德。她是贾府贾政这一支的长媳,又给贾母生了嫡亲的重孙子,可是因为丈夫去世得早,她是寡妇,按照贾府的规矩是不能管家的,所以王夫人只能把自己的内侄女凤姐从贾赦那边请过来替她管家,她在贾府的地位其实是被凤姐替代了。李纨一股脑地接受了这个命运,把所有精力都用于抚养贾兰,教引未出嫁的小姑,完全不过问贾府上嫌亮慧上下下的事务。

李纨的个性和王夫人相似,也与袭人相似,可以看得出来,李纨是王夫人相中的儿媳妇,并且她也很争气,完全符合王夫人的期望,很快给贾政王夫人生了孙子不说,在丈夫死后,也能一心一意守寡守节,过着索然无味的生活。

01

关于李纨,贾宝玉有一段妙评,隐藏在书里。在贾政带着一大群清客相公和贾宝玉一起初赏大观园的时候,贾政等先是去看了后来林黛玉住的潇湘馆,当时叫有凤来仪,接着又看了后来李纨住的稻香村,贾政问宝玉稻香村和潇湘馆相比如何?贾宝玉是怎么回答的?他说,不及有凤来仪多矣!就是稻香村比潇湘馆差远了!什么地方不如?因为稻香村很明显是人为的,不够天然,有很多压抑本性,伪装质朴的地方。宝玉这个评价的意思是,要求青春守寡的人过殉葬一般的生活是非常不人道的,这是人为的思想禁锢,完全不尊重人的天性!在繁花烂漫的时节,青春善感的年纪,却要像枯树槁木一般过着苍白乏味的生活,这哪一点称得上自然?

贾政这个道学家,听到这番话岂不是急火攻心?未等宝玉说完,就要把他叉出帐外!曹公设计了这个宝玉不怕死而大胆反驳贾政的情节,无非是要宝玉说出曹公自己对于封建礼教中要求妇女守寡而男子却可以续弦再娶的不公正待遇进行严厉批判!

02

可惜,书中的李纨就是一个封建殉道者!她虽然是读书人家的女儿,可惜她的父辈只是接受了满口仁义道德的封建礼教教育,所以对她的教育也只是列女传之类用来禁锢妇女思想的腐朽没落的东西芹答,她成为自己命运的牺牲品也就是自然而然的发展!李纨,原本可以改嫁,或者至少发展一下其它才能,当家理财等等,可是都不行。不仅不能改嫁,家务都不能插手,只能形同槁木地养育儿子,陪伴小姑!

李纨出现在金陵十二钗正册,是因为她在贾府的地位么?还是因为她的悲剧性?在薄命司中,每一个女孩子都有其不幸之处,正册中的十二人,其中黛钗是一个人,每一个都是不幸的化身,都代表一种受损害的命运,李纨入选,是不是因为她是青春守寡又甘于被命运摆布的代表?你看李纨在正册中的图画和判词,“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这个图画和判词揭示的命运是,贾兰不负寡母的期望,最终科举应试成功,所以是茂兰,而李纨自然也就官封老诰命,成就了晚来的荣华富贵。可惜,年华已老,青春已逝,年轻时形容枯槁,低眉顺眼,生活得如同木头一般,现在年老了,就算拥有无尽的珠宝,富贵荣华,又能键态享受什么呢?所以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如贾宝玉说,这怎么会是天然的呢?明明是人力强为的,是摧残和扭曲人性的作法啊!

03

李纨有没有感叹自己命运不济的时候呢?也有!你看,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合情哥哥偏寻根究底中,很多人聚在一起谈论每个房里心腹丫头的好处,李纨道:"你倒是有造化的。凤丫头也是有造化的。想当初你珠大爷在日,何曾也没两个人。你们看我还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见她两个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爷一没了,趁年轻我都打发了。若有一个好的守得住,我倒有个膀臂。"说着,不觉滴下泪来。李纨谈到平儿的时候,想到自己,心酸不已,于是大哭一场!这在李纨,是少有的真情流露!是的,被放走的丫头尚且还有人生可以期待,而自己只能形同槁木,是羡慕还是悲哀,李纨的眼泪令人感叹唏嘘!

04

在宝玉生日的夜里,怡红院群芳开夜宴,李纨也在座,并且她也抽了花签,抽到的是腊梅花,书中说,李氏摇了一摇,掣出一根来一看,笑道:"好极。你们瞧瞧,这劳什子竟有些意思。"众人瞧那签上,画着一枝老梅,是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注云:"自饮一杯,下家掷骰。"李纨笑道:"真有趣,你们掷去罢。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这个花签,是预示抽签人日后的命运的,李纨的命运也预示在其中。腊梅花,是在百花开尽之后,在严寒的冬日,在寒风萧瑟之中一枝独秀的花,也就是说,当贾府败落之后,所有的姐妹们都如百花凋零,各自飘零的时候,李纨因为贾兰科举考试成功,成了老封君,一枝独秀!除了这一层意思之外,还有一层隐晦的意思,就是腊梅开在冬天,虽然傲雪,但毕竟已经在一年的尾声了!所以,李纨虽然最终有了扬眉吐气的一天,可是她的人生已经到了尽头。李纨的人生,大半在形同槁木中度过,到了生命的尽头,才开始真正享受富贵荣华,但是这种颠倒错位的人生,能是快乐的么?

李纨的薄命,其实远胜她人!

05

在李纨的判词中,有枉与他人做笑谈之句,显然是一种有嘲讽意味的感叹,李纨虽然人生错位,年轻时没有幸福,年老有福享不了,可是毕竟把贾兰培养成人了,何以会成为笑谈呢?这句明显是话里有话!在红楼梦曲牌中,关于李纨的一段是〔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这段对李纨命运的描写近乎狰狞,说她虽然遂了心把贾兰培养成人了,可是黄泉路已近,又说贾兰虽然当了大官,可是李纨没有给子孙积德,似乎暗示一则李纨做过不道德的事情,二则贾兰的命运可能会因此受影响,因为因果报应!那么除了命运多舛,李纨自身存在着什么问题呢?我觉得李纨因为守寡,又有幼子,所以行事比较自私,这也可以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说,李纨是贾府为数不多有忧患意识的人之一。她丈夫早逝,孩子年幼,自己守寡,除了大家庭外没有别的经济来源,所以她对金钱非常在意。按照贾府给她的待遇,本来可以不用操心金钱的,因为每年收入远大于支出,但是李纨非常注意节俭省钱,说穿了,还是因为李纨有忧患意识,知道树倒猢狲散的道理,也知道盛宴必散,她需要养活贾兰,培养贾兰,所以必须时时节俭。这样对外表现出来就是吝啬和自私了。

06

李纨的吝啬,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有明写有暗写,明写的地方是在姐妹们起诗社的时候,凤姐因为李纨带了姐妹们找她要钱,半开玩笑半认真给李纨算了一笔账,算下来李纨一年少说也有四五百两进账,还是纯收入,在贾府败落之前,李纨的收入不菲,为后文在贾府败落之后继续培养贾兰埋下了伏笔。虽然有这么多收入,李纨从来不肯乱花,她做任何事情都是丁是丁,卯是卯,从来不多出一分钱,所以在书中是一个比较吝啬的形象。但话说回来,李纨收入虽高,可这是她唯一的收入,加上封建礼教对她思想上的禁锢,她也只是节流,无法开源,所以她的吝啬其实是一种理智。而且在贾府势败的时候,更显出她的担忧和谨慎并非多余。

对她吝啬的暗写是在刘姥姥来逛大观园的时候,送别刘姥姥时,众人都给刘姥姥一些资助,唯独李纨没有。你想,凤姐和李纨是妯娌,凤姐还是贾赦那边的人,凤姐送的礼物不少,李纨至少应该表示表示吧!可是李纨什么也没送。这件事是暗写,曹公下笔非常细腻,他不会明说李纨什么也没送,而是把送礼的人和她们送的东西一一列出,让你自己一看就明白,咦,怎么单就李纨什么也不送啊?!这样就写出李纨的吝啬。

07

除了吝啬,李纨也比较自私,这个从李纨抽中的花签可以看出来!李纨的花签是腊梅,诗句是不问他人废与兴,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就是说,不管你过得好,还是过得不好,我都不过问,我只管我自己!这句话非常自私,不过在当时李纨一个寡妇,又是身逢乱世,能管好自己管好贾兰就不错,哪里还会管其他人呢?!因为这种自私,在前文里贾宝玉逛太虚幻境时听到红楼梦曲牌中,唱李纨的这一支〔晚韶华〕,才会说到应该给子孙积德,不能只管自己。

李纨到底做了什么缺德不积阴骛的事情呢?我觉得是在后来贾府败落之后,先是有巨额亏空需要补偿,李纨不肯拿出钱来帮衬,任由大家穷了下去,宝玉宝钗成亲不得不卖了袭人等丫头,李纨也不管。后来贾府被抄检,财产没收,上上下下的人除了获罪的,都贬绌成了平民奴隶。要想解救获罪的人,就得拿银子赎,打通关系,李纨在这种情况下,她不肯花钱帮助亲人们摆脱牢狱之灾。因为在她看来,以后完全要靠自己了,银子还是能省就省吧!所以,不管昔日是怎么样亲切的亲人,现在都顾不上了,只有培养贾兰这一条路可走了。所以,不管需要赎的是宝玉还是贾琏,需要帮的是宝钗,或者是巧姐,她都没有出面赎或是花钱帮。作为贾府的长嫂,看着昔日朝夕相伴的弟弟妹妹妯娌侄女们受罪,苦不堪言,可她无动于衷,只是顾及贾兰的成长和教育,确实太自私了。金银散尽还复来,家破人亡如何挽回?可是李纨拿定了主意,不问他人废与兴。于是,贾府树倒猢狲散,众人各自寻找出路.

08

李纨的财产是如何保全的呢?这件事猛看上去有点费思量,因为既然大家的财产全部都被查封了,抄家了,那么李纨存多少银子还不都得上缴国库?书中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秦可卿临死给王熙凤托梦,告诉她贾府很快会败落,败落之后该如何应对,秦氏有一段重要的交代,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

这段话是秦可卿教给王熙凤一个避祸的法子,从秦可卿之前的话中可以知道贾府已经是必败无疑了,但是祸祟躲不过,只能应对,该如何应对呢?秦可卿很仔细地说了,可惜王熙凤并没有听,她只顾看着烈火烹油的繁华盛世了。秦氏的法子是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

09

所以,只要在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便是有了罪,祭祀产业不入官,就可以保全。李纨用的就是这个法子。可是这是秦可卿托梦告诉王熙凤的,连王熙凤自己还没有当回事,抛之脑后,为何李纨会这么做?你再看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中,讲到大观园分片承包之后赚来的钱该如何处置,宝钗提出什么建议,书中说,平儿笑道:"这几宗虽小,一年通共算了,也省得下四百两银子。"宝钗笑道:"却又来,一年四百,二年八百两,取租的房子也能置得几间,薄地也可添几亩了。虽然还有敷余的,但她们既辛苦闹一年,也要叫她们剩些粘补粘补自家。虽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亦不可太啬。纵再省上二三百银子,失了大体统,也不像。所以如此一行,外头账房里一年少出四五百银子,也不觉得很艰啬了,她们里头却也得些小补。

兴利除弊的商议是在李纨,宝钗和探春三个人之间进行的,但是出主意的是宝钗和探春,李纨没什么想法,不过,她是个会打算盘过日子的实在人,所以这里是言者有意,听者有心。李纨虽然只是听,但是她听进了心里,而且启发了她。之前她只会存银子,现在看到这个好主意,就开始置地买房,以李纨的小心谨慎,她不会不考虑该在哪里置地。之前说过,李纨是个有忧患意识的,虽然每年收入很多,但是她省吃俭用,多花一点也不肯。其实就是出于忧患意识,她虽然是一根木头,可是眼睛不瞎,所以看到了贾府内外各种事端,心里怎么会不担忧?所以李纨肯定是在祖茔附近多多置地,将来不管是谁犯了事,也祸害不到她的头上。这正是李纨的聪明之处。这也是为什么李纨的财产能够得以保全。

10

李纨虽然保住了自己和贾兰的小家,可是看着大家一败涂地,各人流离失所,她的内心也是煎熬的。但是李纨经年累月受三从四德的教育,把养育弱子成就功名当成了头等大事,认为这是作为一个寡妇的本分,其他的人,各有各的命运,不是她一个寡妇能够顾及的。其实这个想法也没有错,虽然不是行善积德的想法,但是当时情况下,李纨也是很难顾及他人。毕竟,她是一个寡妇,要抚养自己的孩子,还没有其他收入,在封建社会一个寡妇也不能抛头露面地想办法赚钱,所以李纨的前路也是一片迷茫。再说,各人的命运也是各人自己造就的,想想也是,富贵的时候,享尽了荣华,却全然不顾后事,王熙凤在敛财的时侯,有没有想过和李纨分享?秦可卿托梦交代她的全然当作耳旁风,只顾顶着贾琏的招牌四处敛财,做了多少恶事,自以为一手遮天,可以任性胡作非为,谁知道天理昭彰,终于有清算的一天,而当这天到来的时候,王熙凤是全然没有准备,她只顾用银子放高利贷,不肯用白花花的银子置地,却在最后把所有聚敛的钱财一股脑交了出去,最后落得巧姐也没了着落,这一切,难道不是王熙凤自己一手造成的?更何况凤姐其实还不是把秦可卿的嘱托给忘了,更有可能的是,她因为考虑到终将回到贾赦那边,所以更愿意积累银钱,而不愿意置办不动产,所以故意没理会秦可卿的嘱托,想捞饱之后把这个置办田产的任务交给宝玉的妻子,自己既得了好处,又获得个出谋划策的好名声。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没等到这一天,贾府就败了。

宝玉和宝钗虽然都是李纨疼惜的弟弟妹妹,他们从享尽荣华富贵跌落到吃了上顿没下顿,衣不御寒,食不果腹,但是他们已经是成年人,此刻吃苦受贫也是他们命该如此,如果救济他们,那么李纨存的银子恐怕不能支撑到贾兰长大成人求取功名。所以李纨也不救济。

11

话虽如此,李纨不救穷勉强可以理解,但是不救急就显得不近人情。人生,虽然成就功名非常重要,虽然养育遗孤非常重要,但是还有很多事是出于人性去做的,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心就泯灭良心。王熙凤固然有罪,但巧姐何罪?她毕竟只是生在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那里,她也是贾兰的堂妹,是一个单纯幼小的女孩子,她也有生存的权利,和贾兰一样。李纨这样一概不救济的态度,过于绝对,也过于冷酷,没有人性。对于巧姐这样一个可怜的孩子,身为村妇的刘姥姥还不忍心不管,对于宝钗宝玉这样失势落魄的旧主,为了主人而被卖的袭人还是和蒋玉菡一起尽心侍奉,这些人的境况难道会比存了多年银子置了很多地产的李纨强么?未必,但是他们还有人性,还知道亲情人情温情,而李纨,经过多年的寡居生涯后,已经失去了人性。

可是,谁又能责怪李纨没有人性呢?是这个社会造就她的。在她青春守寡的时候,人们要求她清心寡欲,万事不关心,只要照管好儿子小姑子就行。那个时候,人们不认为她应该有人性,而要她做一个会喘气的木头,形容枯槁的木乃伊。她的欢乐,她的需求,谁关心过?大家觉得这是她的命运。这么多年让她只为了贾兰而活,现在贾府败落了,却希望她能迅速恢复人性,不再为贾兰而活,而是成为一个善良的有人心的人,何其难哉!李纨的人心,早就丢失了。随着封建礼教的束缚,随着封建家庭的迫害,李纨早就不再是一个人了。现在再要求她做人,实在勉为其难。

12

所以,世间万事,都是有因有果,不是突然形成的。李纨固然可恶,可是,把她变成这样的社会,难道不是更加可恶么?回想当年,贾宝玉在陪着贾政逛大观园的时候,曾经就稻香村和有凤来仪(潇湘馆)对比发过一篇宏论,批判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制,迫害,以人工取代天然,令鲜花在初春枯萎,现在,风雨来袭,却一厢情愿希望干花恢复鲜艳,何其难哉!李纨,更多的是,让人同情和可怜,而不是可恶。

《红楼梦》中李纨是个怎样的人

李纨,字宫裁,金陵十二钗之一,稳重贤惠,本分随和。父亲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嫁贾政王夫人长子贾珠为妻,生子贾兰。青春丧偶,独居大观园稻香村,统领众姊妹,并负监护之责。李纨是贾府中的大嫂子,奉王夫人之命,在大观园中做女儿统领。麾下有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宝玉等七八户人家,每户人家约有服侍的丫鬟婆子十来人。园中约有常住人口七八十人,还有常来常往的史湘云和后来的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等等,鼎盛时竟也有百来号人。妙玉本是治外之人,李纨管不到她,平常只陪着众小姐们针线玩乐而已。那一日探春倡议建诗舍,用花笺写了个帖儿,遍邀园中各路英才。这算是有了一个管理的由头。李纨马上自荐掌坛,兴高采烈地说:"前儿春天我原有这个意思的。想了一想,我又不会做诗,瞎乱些什么,因而也忘了,就没有说得。既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你做兴起来。"于是,贵族小姐的女子诗社竖起了大旗。李纨自任社长,因住在大观园稻香村,故自号"稻香老农"。李纨从小不过读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闹虚集》一类的书,自以为不大会做诗。不过贵族之家有的是文化,李纨耳濡目染,文学的素养还是尽有的,颇能识得诗之好赖,故品评起来,也不偏不倚,头头是道,令人信服。但这些究竟是大家闲来无事,耍闹着打"饥荒",让日子过得快些。而且小姐们闺阁之作,又不能随便拿出去发表的。因此李纨的热心,不过在证明自己是个尽职尽责的好嫂子而已。作为妻子,李纨很不幸。丈夫早早死了,让液差燃自己青春守寡。那时候这样人家的媳妇是不好随便再嫁人的,小老婆倒无所谓,正房太太却要有始有终,守节到底。所以李纨把两个小的下了岗,另嫁了出去,自己却强颜欢笑,坚守岗位,侍亲养子,以庆判待未来。作为媳妇,李纨却很幸福,在贾家四位媳妇尤氏、李纨、凤姐、可卿中,算来是待遇最好、结果也最好的一位。虽然大少爷去了,大媳妇这个职位便形同虚设,但李纨给荣国府生下了一位传宗接待的孙子贾兰,这是一件很大的功劳,足以保证自己永不下岗。“单位”上待她也实在不错:每月给她十两银子,工资比辛辛苦苦当“经理”的王熙凤还高出两倍。为了养好唯一的接班人贾兰,又添了十两,总共便是二十两,这和董事长贾母以及王夫人已经平等了。"单位"又划给她一片园子地,让她各人取租子;年终分红发奖金领实物,又是上上分。这让一天到晚累得吐血的王熙凤眼红的都要冒出火来。一个“单位”能对孤儿寡母如此照顾,算得是个好“单位”了。所以李纨也就强打精神,一方面好生照看这贾兰,一方面也负起大嫂子的责任,在大观园中把姊妹们照管照管,以不负"领导"的厚待和信任。凤姐生病不能理事,王夫人命李纨协理治家。李纨是个尚德不上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王夫人又辅以探春和宝钗。李纨因探春能干,趁便让主位给她,自己与宝钗居其左右,只作副手。于是三位头领将大观园门口南边的三间小花厅作了议事厅,每天早晨六点上班,中午十二点下班。凡一应执事媳妇等往来回话者,络绎不绝,颇有点小衙门的派头。一时议事厅内,三女顾命,大观园中,莺飞燕舞。每日千头万绪的一个荣国府竟被治理得井井有条与凤姐执政时又别有不同。只有作为母亲,李纨才是真实的。她和妯娌姊妹们热热闹闹的应酬不过是虚应故事,强颜欢笑而已。回到家中,她才化心血为乳汁,一心一意的抚育儿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贾家虽一时败落,贾兰却"今年中了举人,明年便是进士",荣国府得以家道复初。李纨总算有了出头之日,以后也有望做个贾母、一般的老太君了。

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十一位红楼梦李纨简介

红楼梦李纨

红楼梦李纨是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人物,是金陵十二钗之一。李纨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李守中曾担任国子监祭酒一职。李纨长大后,便嫁给了荣国府长孙贾珠。李纨和贾珠成婚后,俩人琴瑟和谐,相敬如宾,随后,李纨生下俩人爱情结晶贾兰。

红楼梦李纨

不幸的是,贾珠英年早逝,年纪轻轻的李纨便成了大观园中的寡妇。李纨是封建礼教下的产物,所以她没有改嫁,一直在贾府中抚养贾兰,并将希望全都寄托于贾兰身上。李纨乐善好施,并且谦逊有礼,深得大观园上下称赞。李纨搬进大观园之后,让整个大观园重新焕发了色彩与活力。李纨得知林黛玉、薛宝钗、妙玉等人,都是略通诗词的才女,于是便想成立一个诗社。一向行为谨慎的李纨并没有立即执行这一决策,后来探春按照李纨设想,邀请大观园众位姐妹共同创立了诗社。李纨得知后,非常开心,她也积极参与到诗社活动中去,仿佛整个人重新焕发活力一般。

红楼梦李纨身为荣国府的大少奶奶,她深知为人处世之道,所以和荣国府上下都能处理好关系,由此人称李纨为“大菩萨”。她和贾兰生活在稻香察渣扒村,算得上是大观园边缘人士。婆婆梁竖王夫人一颗心都在贾宝玉身上,根本无暇顾及李纨母子。李纨也深知自己面临的窘境,便悉心培养贾兰成人。读者在评析李纨此人时,认为她是一位腐朽之人,到头来,李纨还是一无所获。

李纨人物分析

《红楼梦》中每一位人物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故事之中处处体现了人物性格特征。那么,金陵十二钗之一的李纨有着怎样的人物特色呢?李纨人物分析,需要从她的生平故事入手。首先,李纨是位大智若愚的人。李纨丈夫贾珠去世后,她深知自己在府中的地位会一落千丈。

李纨剧照

为了稳固自己在家中地位,她能周游于贾府不同阶层中。李纨这一点,恐怕是王熙凤都比不上的。李纨知道家中大小事都是王熙凤做主,当王熙凤生病后,贾母让李纨执掌荣国府大小事。聪明的李纨自然明白“枪打出头鸟”这一道理,她只在背后默默地帮助探春,既处理了贾府大小事,又没有和王熙凤树敌。

其次,李纨身上具备坚韧不拔的人物特性。李纨是一位悲剧色彩非常浓厚的女性,她嫁给贾珠不久后,贾珠便去世了。古代女子一般结婚都比较早,李纨守寡时,应该还不到二十岁。后来,李纨一直在贾府悉心培养贾兰,李纨在孤独中度过了几十载。正是由于李纨身上具备坚韧不拔的特性,才能让她甘于寂寞与孤独。

第三,李纨身上具备善妒的一面。李纨最妒忌的人就是王熙凤了,所以她和平儿主动交好,想要孤立王熙凤。其次,李纨喜欢薛宝钗,故意疏远林黛玉和妙玉等人。在李纨看来,林黛玉和妙玉身上具备浓厚的才气,而自己又比她们逊色,便主动交好薛宝钗。

关于李纨人物分析,对于李纨的性格说法各不相同。

李纨的儿子

李纨的儿子为贾兰,《红楼梦》中,贾兰的出场次数不多,经常和贾环一起出现。贾兰是荣国府的重长孙,父亲是贾政之子贾珠。虽然《红楼梦》是一部爱情悲歌,大多描述了封建女性的悲惨命运,但在贾兰身上也体现了浓厚的悲剧色彩。

贾兰剧照

贾兰出生不久后,父亲贾珠便去世了,对贾兰而言,他没有享受一天温暖的父爱。按说,贾兰是王夫人和贾政的亲孙子,更应该得到王夫人和贾母的重视。但是,王夫人和贾母都将心思放在了贾宝玉身上,根本无暇顾及败昌这位可怜的孙子。在王夫人眼中,贾兰和贾环都是可有可无之人。贾兰地位显赫,但是却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和福利。一次,贾府举办元宵晚会时,大家都没有注意到贾兰是否缺席,随后贾政才派人将贾兰接了过来。在压抑不受重视的环境中成长,以致于贾兰性格敏感而偏执,并且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年纪尚小的贾兰深知母亲在贾府中的不易,他的自尊表现在努力读书上面。母亲李纨时常教育贾兰,只有考取功名才能出人头地,母亲的教导让贾兰铭记于心。贾兰在贾府几个孩子中,是最为用功和出彩的,李纨见贾兰如此懂事,内心十分欣慰。

贾兰最终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贾兰长大后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很好名次得以入朝为官。李纨因此也成为诰命夫人。贾兰身为李纨的儿子,他通过努力出人头地,最终得到了贾府上下的认可。

李纨在诗社里的别号

虽说李纨身上被打上了封建礼教的烙印,但从李纨开办诗社一事中,又可看出李纨渴望自由的迫切心情。话说,李纨搬来大观园后,便住在了稻香村,她一心想要开办一个诗社,为枯燥的生活增添少许乐趣。李纨谨慎小心的性格,让她迟迟不敢着手开办。

李纨画像

半年后,贾探春想到开办诗社这一主意,李纨知道后,立马前往探春处,并采取了一些列行动,支持探春开办诗社。首先,李纨毛遂自荐为掌坛人,并将自己居住的稻香村作为诗社地址。随后,林黛玉提议每个人要有一个别号,李纨在诗社里的别号是什么呢?李纨在诗社的别号便是“稻香老农”。

为何李纨在诗社的别号为“稻香老农”呢?要分析这一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开始说起。首先,李纨居住的地方为“稻香村”,既然诗社也定在了稻香村,自己的别号便为“稻香老农”。其次,“稻香老农”这一别号体现了李纨甘于寂寞、清心寡欲的性格特点。李纨搬来大观园之后,她将“稻香村”打理成一座农家屋舍,房屋四周不但有花卉,还有果蔬,给人一种田园生活的即视感。从“稻香老农”四个字可反映出李纨恬淡的性情,她既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又是一位受封建礼教荼毒的悲剧女性。除此之外,“稻香老农”这一别号也反映出李纨大智若愚的品质。她没有黛玉和妙玉般有才气,也没有王熙凤般会来事,但是李纨有自己的行事准则,所以她在荣国府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李纨在诗社里的别号也可看出李纨的性格特点。

李纨结局

李纨是《红楼梦》中最为悲剧的人物之一,虽然她是荣国府大少奶奶,看过李纨故事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虚无的称号而已。在《红楼梦》中,李纨有三大悲剧,一是早年丧夫,二是终年丧子,三是李纨自己郁郁而终。从李纨早期经历来看,注定了李纨结局为悲剧色彩。

李纨剧照

李纨判词有说:“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其中“完”字既代表了李纨最终结局,又暗示了李纨本人悲惨命运。这一判词中,用“一盆兰”暗示了李纨之子贾兰会升官发财,有预示了李纨最终命运走向。贾母去世前曾叮嘱贾兰,让他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报答母亲李纨的养育之恩。在原著第一百一十回中,勤奋读书的贾兰终于考取了举人,这让李纨非常开心。作者在原著后期,又给贾兰设置了悲惨命运走向,这也暗示这李纨结局含有悲剧色彩。在李纨的期望下,贾兰最终受到皇帝重视,官拜将相。通过《好了歌》暗示出贾兰最终战死沙场。李纨得知贾兰战死这一噩耗时,每日以泪洗面,最终郁郁而终。从李纨结局来看,她是《红楼梦》中最为悲惨的一位人物。到头来,只有一座冰冷的贞节牌坊与李纨为伴,得知李纨结局后,不免让人唏嘘一番。李纨一生如履薄冰地在贾府生活,丈夫死后,她将希望寄托于儿子身上,贾兰死后,李纨精神信念最终崩溃,最终在落寞中含泪去世。

标签:

相关文章

嫦娥奔月的故事神话传说与现代科学揭秘

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著名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仙女嫦娥在月宫生活,最终因为误食仙丹而飞升至月宫成为月神的故事。这个故...

ppt教程 2024-03-13 阅读3 评论0

国庆节旅游攻略如何规避人流高峰?

国庆节是中国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人们出游的高峰期。由于人流量大,旅游景点往往会非常拥挤,给游客带来不便和不良的游览体验。因此,如何...

ppt教程 2024-03-13 阅读2 评论0

怎么让ppt演示文字消失的简单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1、ppt幻灯片中,怎么让文字消失 2、如何将PPT模板上的字去掉? 3、ppt怎样让两处字体同时消失...

ppt教程 2024-03-13 阅读3 评论0
网站地图 | sitemap